新聞
18/06/2024 13:41

《美股星談-李曉翀》蘋果AI故事有了新篇章

  《美股星談》記得本次WWDC 2024開幕當天是香港假期,筆者亦沒有特別熬夜看,
翌日主流聲音都是談論蘋果公司此次提出的AI應用並沒有太多新意。
  到之後的連續兩個交易日,蘋果大漲,有傳是回購期限已到的影響,但筆者反而認為是,
AI驅動蘋果整體換機潮有望提升銷量預期的改善。
  筆者本次就想從WWDC 2024開始抽絲剝繭,看看蘋果大漲背後,市場忽視了什麼重
要的因素,或是馬後炮,但願與君共賞。
  首先,蘋果終於推出自家的AI應用生態系「Apple Intelligence」,
大部分的Mac、Macbook、iPad Pro以及iPhone 15,以及所有未來
的新產品都會內含Apple Intelligence。
  表面看,此次WWDC與預期相若,並沒有帶來太多創新亮點,但從邊緣AI功能發展的角
度,確是較為暢順地將AI商業化落地。
  有投資者可能會認為,蘋果公布AI相關的進展太緩慢,筆者則認為,其實蘋果早已有「
AI」的功能展示,只不過沒有以此自居。例如,蘋果很早就在所有SoC上導入等同於NPU
的神經網路技術。
  而蘋果在WWDC後的會談中提及,在生成式AI熱潮之前,蘋果設備中就已經有200多
種機器學習的模型了,這些都是構成AI的重要參數。
  筆者認為,此次官宣「Apple Intelligence」接入旗下產品的落地,正
是讓市場看到,蘋果繼續打造出可以提升使用者體驗的功能,相信不少果粉受落,當中包括筆者

  其次,市場往往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晶片和硬體裝置以及軟體平台的設計能否保持高度
一致性。這正是蘋果的優勢所在。相比之下,非蘋果陣營中的相關公司在這三個領域(晶片、硬
體、軟體)的發展中,可能會選擇不同的路徑來實現AI功能的差異化設計。這種多樣化的發展
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合度,不利於提供統一和流暢的用戶體驗。
  最後,筆者想談及一個在此次WWDC 2024中,蘋果的一個與眾不同的技術發表,那
就是「Private Cloud Compute」,亦稱為私人雲端運算。
  目前,私人雲端運算的概念依然在行業中具有顯著優勢。即使同業針對隱私性進行了相應的
布局,例如強調AI PC的賣點,這些布局主要是將涉及隱私的資料保存在本地PC上進行邊
緣計算處理,而不涉及隱私的資料則可以通過雲端進行處理和解決。這種分布式計算方式雖然能
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數據隱私,但私人雲端運算依然在整體安全性、便捷性和綜合效能方面表現
出色,繼續引領行業發展。
  蘋果的思考更進一步,理念是AI應用無論在邊緣端還是雲端處理時,都不需考量資料隱私
性問題,而此次提及這個功能將會採用Apple Silicon的AI晶片雲端伺服器上運
作,算是間接認證正在開發雲端AI晶片的傳聞。
  然而,這種做法打破了混合AI在雲端與邊緣的運算分配標準,筆者猜測,若不按照隱私性
來決定AI的算力分配,或許能達到更高的運算效率。顯然,這也是提升進入門檻的事項,因為
這需要筆者上述提到的在晶片、硬體、軟體高度整合,有了這種整合,配合蘋果自建資料中心的
部分,不排除有效提升隱私性的保護了,或許這不是短期炒作的理由,但確實讓蘋果的AI故事
有了新的篇章。《復星財富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 李曉翀》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情緒勒索任何關係均有機會發生 如何走出情緒勒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