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013
東京辦奧運能否重振經濟?
周末期間,國際奧委會正忙著選舉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筆者認識的「中環人」大都認爲土耳其會勝出,因此筆者當時並沒有特別去留意賽果,反而是和這群「中環人」在友人家中觀看兩部珍藏老電影消磨時間,一部是上海1935年阮玲玉主演的默片《新女性》,另外一套是外籍人士拍攝香港上世紀30年代的紀錄式電影。
兩套影片均不經意釋放出濃烈上世紀30年代的舊社會情懷,不過,在「新女性」的電影裏,有幾幕相當前衛,依稀觀衆可以感受到上海已經率先成為現代化的大都會,而香港當時則洋溢著小城風貌,突顯了兩地社會發達程度存在差距,上海遙遙領先,與目前的情況大大不同。
時間是不會等人的,機會也是不會等人的。當年上海失去了時間,香港得到了機會。目前,上海看似重新奪回機會,能否成功爭取回發展的時間?港滬之間的對比重新回到那些年,就要看天時地利人和了。
看完兩套電影,得悉賽果,世界永遠是諷刺的,土耳其不單止沒有勝出,反而慘敗。無論國人是否希望日本再次獲得2020年夏季奧運會得主辦權,東京還是勝出了。一切來得突然,投資市場同樣也沒預料到這個意外的結果,但這結果卻意外地提振了區內的消費信心,也短暫刺激了區內資本市場的表現。
不過,奧運會效應近數十年一直無法認證,奧運會就像一場豪華婚宴,為了排場體面,為了感覺良好,費用一般也會超支,但經濟效益成疑,當新人拆開禮金信封和禮物包的時候,終於發現花大多錢去搞婚宴了,後悔莫及。
日本經濟並沒有從311地震中倒下,但也沒有明顯受益於災後重建計劃。這或許與「破窗謬誤」的理論有關,窗戶被打破了,然後再僱用玻璃工人來維修,表面上看似增加了消費,帶動了經濟活動。但深層次去看,並不能增加整體財富,因為市民們把錢花在了維修上,而不是其他地方。災後重建,並不能從根本上增加就業,提振經濟。
不過,日圓貶值,卻帶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同樣是貨幣貶值,新興市場在近月卻陷入災劫中,經常帳赤字持續擴大惡化,央行們更需要入市干預,甚至是採用外匯管制自保,導致國際熱錢持續外流。在美國退市的陰霾下,以印度及印尼「雙印危機」最為嚴重,日本反而成為亞太市場一股穩定的力量,不過,日本能否成功爭取回發展的時間?重新回到那些年,同樣地,也要看天時地利人和了!
本文完結前,特別一提,筆者早前應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的邀請,將於9月17日 (星期二) 下午12時正在學會主講「上海自貿區、前海、橫琴和南沙對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是危還是機?」屆時也會深入淺出討論當中因由。讀者若有興趣,可以致電學會查詢(電話:3120 6172)。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