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2017
理性討論公共理財 更積極支援經濟及弱勢
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重新「開壇」,論香港形勢,並指為特首提出的「理財新哲學」感到興奮。任總主動提出他累積40年國際財經管理經驗的真知灼見,加上林太亦回應指歡迎各界廣泛討論,協助她實踐新風新理念,展現虛心聆聽、廣納百川之意;就有如她在土地供應方面,亦推動與民共議。筆者對這個開放思維,感到開心安慰。
冰封三尺非一日寒
環顧香港,我們的庫房雖然有錢,但市民卻處處不滿。例如,我們已18年沒興建大型醫院,但人口多了11%,人也老了10多年,醫療服務供不應求是肯定的事。事實上,由土地、公屋、私樓、寫字樓、商場,到安老院、醫院、大學宿舍…基本上「樣樣都缺」。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任總的分析絕對有理。
凡事要向前看,如果全民覺得「守財奴」的政策效果欠佳,年年盈餘但人龍處處、公屋上樓無期、私樓及各樣商業租金連年新高、中小企業唞不過氣、全球通縮但香港卻年年通脹,令長者棺材本年年縮水;把政策文化扭曲為「儲了錢便當解決了問題」、「少做少錯」,社會便是時候實證為本,探討公共財政的出路。
以事論事,在計回一次性派糖及注資各基金後,政府過去7年的實際財政盈餘佔其開支近30%,並不是如個別評論所指的10多個百分點,是每年近1,200億的盈餘,絕非可以置之不理的小數目。如果多用36億已可以令教育界振興士氣及加強專上教育支援,1,200億可做到的「落地」德政可想而知。
庫房豐收 社會卻不公義處處
當香港人均GDP全球排頭15位,比英、德、日、法等國都高,但當我們走在街上,卻見到有人露宿街頭、長者拾荒過活、醫院病床開到「冷巷」、居於劏房的小孩要在碌架床上做功課時;這便牽涉到香港的核心價值,也是港人極關心的公義問題。我們不禁問,何以政府明明有錢可使,卻不幫助弱勢社群?這種「財政厭食症」(fiscal anorexia)實急需治療。若可以選擇(1)每年出現3成財政盈餘,但社會上不公義事處處;或(2)少一些盈餘,但不公義之事不再復見,筆者相信港人會選後者。
有個別評論危言聳聽,說新政府要「劏」財政儲備大灑金錢云云。筆者想提醒大家,過去7年政府收入佔GDP平均逾22%,而開支則只有17%,造就了每年財政盈餘達GDP的5%。我們根本不需動儲備分毫,一樣可以大力為經濟增長助燃,並加強對弱勢社群的支援。這才是合法、合情、合理的「應使則使」。
基本法107條要求平衡非守財
任總的鴻文亦引起社會討論基本法107條。不過,107條的條文是要求區政府「力求收支平衡」,而非「力求巨額盈餘」-這才是真正的「財政紀律」。過去連續7年達30%的「結構性盈餘」,已屬系統性的嚴重不平衡,明顯違反107條要求。由此可見,基本法其實已「內置」機制,提醒政府有需要時,應毫不猶豫地增加投資;就正如任總已解釋,在經濟下滑時應推行反周期措施,刺激經濟。同時,謹守財政紀律的政府亦應明白,當巨額盈餘持續出現,就是代表經濟的賺錢能力遠高於政府的本來預期,必須作出反應。
在回歸前,以中國為首的最大7個發展中國家(E7)的GDP僅是最發達7國(G7)的一半,而佔E7絕大比重的正是中國。如今E7和G7在GDP總量上已不遑多讓。但未來20年,E7的經濟總量會增至全球一半,等於G7的兩倍!
香港機遇屬結構性而非周期性
事實上,自金融海嘯後至2015年,美國經濟復甦乏力、歐洲失業率持續高企、日本要把貨幣最多貶值3成;當已發展經濟陷於下滑周期,深受財赤困擾,香港同期卻創造了極亮麗的就業人數和家庭收入增長,充分說明我們的增長並非周期性,而是結構性-就有如騰訊的崛起,代表互聯網經濟時代的開始,是結構性的趨勢。
既然機遇是機構性的,政府便應投資為經濟增長助燃。這包括大舉造地,讓更多跨國企業能落戶香港,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打好未來幾十年利得稅、薪俸稅收的稅基,亦改善年輕人上流動力。這不是逆周期的紓緩措施,而是順著市場大勢投資,令香港與機遇同行﹗
今天香港的社會和經濟都需要投放更多的資源,以後隨人口老化更可能倍增,我們起碼有三種策略應對︰
1.今天盡力儲蓄和節流,日後有需要時,便用儲備應付;
2.把握市場上已出現的各種結構性機遇,加快發展經濟,長期增加政府收入;
3.進行「防患於未然」的社會投資,讓今天增加的開支,為我們免卻日後更大筆、更長遠的負擔。
以企業來打比方,一個真正具前瞻性、有遠見的財務總監(CFO),肯定不會只是盲目儲錢。他會因應將來的龐大開支,今天便著手擴充有賺錢能力的生意,長久增加收入;同時推出增加營運效率的政策,以求長期節省成本。
同樣地,政府最應該做的,就是投資在香港本身(Feed the growth),努力追回社會經濟硬件和軟件的不足,切忌像過去幾年只是派錢了事。須知道派錢可能會為市民買來一時開心,但投資社會(例如興建醫院)換來的卻是60年的安心,亦即更利民的長期回報。
不少西方國家青年失業率達4成以上,所以即使其政府投資教育,由於市場沒有需求,讀完書也是無業,所以公共投資難有回報。相反,當香港已經全民就業、各種物業空置率低企,便代表經濟已達容量極限,受制樽頸。如此一來,如特首增加教育投放、為港人省時、增效、吸引客羣及外資如高鐵、基建等任何增加容量的投資都穩賺不賠。若果政府不主動作為,便等同成為樽頸的一部分,阻礙香港發展。
順機遇投資 基建硬件穩賺不賠
今年初通車的南港島線東段便是一例。該線造價為130億,但車資收入現值只有30億,因此政府把附近兩幅土地批給港鐵,補貼餘下的100億。新線把來往中區與南區的車程縮短近1個多小時,若全數用在工作上便等於把收入增加近15%,又或者用來陪伴家人,都是實際利民的回報。此外,這個舊工業區還因鐵路開通而活化,多了五星酒店、初創企業孵化器(如Gensis)等;又例如,單是一幅鴨脷洲前駕駛學院地皮,便以170億元成交,成為住宅地王。這一切反映,鐵路開通的總增值,肯定比政府在該區的基建投資高數以十倍。因此,政府很應該盡快推動南港島線西段的落成通車,惠及薄扶林一帶的居民。
相比之下,過去9年政府把盈餘都存進外滙基金管理,只是買金融資產,沒有投資有利民生的項目,結果做出累積回報15%,相比同期35%的通脹,等於輸掉2成的購買力。即是說,若10年前我們打算儲錢在外滙基金興建醫院,到今天醫院隨時不見了東西兩翼。在土地短缺下,通脹的問題只會持續困擾香港,直接透過租金上升影響民生以及經濟競爭力,所以政府必須投資「造大個餅」,破除樽頸。
投資擴容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高鐵,其上蓋項目達300萬呎。參考中區商業地王5萬元的呎價,若有關項目呎價達3萬元,便等於900億元的地價收入,比其800多億造價還高-還未計及每天乘高鐵的10萬人次所省下的時間,若假設每人每次可以節省1小時,以每小時80元(就業收入中位數每月1.5萬元推算)計,每年的經濟價值便達每年30億元,等於額外約4%的回報。這仍然未計及因高鐵開通而帶來香港的新客源。總之,高鐵的回報肯定不是只由車資而來。
又例如九龍東的起動,便釋放了大量本是工業用地的價值,同時帶動該區的經濟活動以及就業機會不計其數,亦令庫房直接在差餉、地租等得到回報。而政府需要付出的,就只是豁免工廈改變用途的一些費用或地價,十分「划算」。故此,社會很應該支持政府繼續大力造地,包括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東大嶼都會等,因為上述的數字反映,這些投資是幫助港人增加賺錢的能力,肯定是利民之舉,不可能是甚麼大白象。
社會回報之高 更難估量
而且,政府一系列的造地計劃,除了在地價上肯定有賺之外,還令港人更容易置業安居,這個社會回報亦不能不察。同樣地,以往醫療開支可能只是潑出去的水,有去無回。但當輪候時間已經長得「離哂大譜」,增加醫療體系容量不單是回應病人的需求,還省下了家人陪伴輪候和照顧的時間;也令年輕一輩即使要出外發展,尋找機遇時,不需有「後顧之憂」。這筆生產力提升的帳,令醫療開支由「社會開支」變成「經濟投資」,回報之高難以估量。
又例如,特首在政綱中提出在各區增建社區中心,促進「康健樂頤年」(active ageing),讓長者有個硬件,早上可以和朋友一起練八鍛錦;中午可以化身社區廚房的義工,為區內弱勢社群提供免費餐膳;下午可以變成社區會堂,義教有需要的學生等等。這是「幫香港人幫其他香港人」的投資︰在過程中幫到弱勢社群之餘,做義工的退休人士又能延年益壽;這些社區中心還可以定期有醫生駐診,例如在流感高峰期前,為長者打流感針等。這種投資可能在帳面上見不到金錢收入,但令長者身心健康、即使退休仍保持活躍,對他們自身及家人,可謂無價之寶的回報。這種為社會增值、不墨守成規的積極進取思維,可能正是特首在考慮參考新加坡,設立公務員學院,培訓政府官員最重要的訓練之一。
有人或會擔心,關於公共理財的討論,是否會把香港變成福利主義,把市民「養懶」。筆者絕不同意。如前文所述的種種投資,都是「授人以漁」的方法,幫助730萬本來已十分勤力顧家、關愛守法的市民,把這個城市建設全世界最有動力、最人性化、最繁盛的國際都會﹗
轉載自: 晴報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