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2018
我看《施政報告》的土地房屋政策
施政報告出台至今一星期,群情波動,土地房屋成為全城熱議的話題。事實上自某年土地房屋被視為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後,這課題一直未見有緩解的跡象。儘管今期施政報告的土地房屋部分毀譽互見,言人人殊,但只要將問題置於香港土地房屋發展的歷史語境中通盤考慮,則不難看出今年的施政報告在相當程度上回應了積累多年的社會難題,而且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施政報告就土地房屋的供應提出了「多管齊下」的方向,以各種方法手段為香港解決短、中、長期的土地和房屋問題,這取態基本上符合近期社會在這方面的討論。不過,各種方法手段各有輕重先後,填海1700公頃自然是最矚目亦最受爭議的方案。
就近日印象所得,填海建造「明日大嶼願景」負面反應頗多,似乎出於政府意料之外。反對聲音無非認為填海影響環境、成本太高、願景太遠,有人甚至擔心全球暖化會淹沒人工島;也有人懷疑政府此舉是為地產商造地添財。
填海是否香港土地供應的首要選項,當然有討論的空間。不過,填海造地在香港早已有之,從開埠至今天已填得約7000公頃土地,為大約200萬市民提供安居之所。因此,填海是行之有年兼有效的造地方法,至少是一個土地供應的重要選項,不可輕言放棄。其實任何一個土地供應選項都會帶來對自然和人類的影響,關鍵是如何在減低負面作用的情況下達到開發土地的目的。
當群眾就「明日大嶼願景」大鳴大放的時候,願景附帶的運輸基建概念似乎不太引起關注,其實這是今期施政報告的亮點之一。施政報告提出在造地之後,政府會主動在新造土地上裝配運輸基建,以方便土地發展。這對於有意在新造土地上發展的投資者而言是非常吸引的條件。政府應該考慮將這種做法伸延至新界土地有發展潛力的區域,由政府規劃及提供運輸基建,免卻個別「土地共享」申請人自行解決運輸基建的麻煩,同時又可以藉此提升土地發展的效率。
在公私營房屋比例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在新造土地上將公私營房屋的比例從6:4調整至7:3。這對於廣大的基層市民來說當然是無任歡迎的政策,也是應對目前嚴峻處境的方案。不過,政府及市民都必須自我提醒,公營房屋的原意是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安居之所,這類房屋的供應必須與需求掛勾。因此,公私營房屋的比例不應該是鐵板一塊的硬指標,應視乎社會需要而定,隨時因應時代及社會狀況而調整。
香港的基層市民要安居,夾心階層的市民也要安居,這是老生常談,但今期施政報告並未在這方面提出具體的方案。似乎不合條件入住公營房屋又沒有經濟能力自置私樓的市民只能自行探索,施政報告的土地和房屋政策中究竟何處是吾家!屈指一算,其實香港合資格入住公營房屋而未能如願的人口,加上上述的夾心階層,大概有一百多萬人。政府必須落實政策兩頭努力,令兩個社會階層的邊緣市民都能夠安居。
總而言之,今期施政報告的土地及房屋政策相較以往,可算有誠意、有魄力、有方法。市民大眾並須明白,土地房屋並非一蹴而就,亦非一針見效;社會必須凝聚共識,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通力合作,方能解決纏擾香港多年的土地房屋問題。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