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8/05/2024

綠營無限上綱,只許州官放火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姚超文

    姚超文

    香港出生,到台灣升學後落地生根,如今在台灣居住的時間已經超過在香港生活的時間。擔任傳媒工作,長期觀察並融入當地社會,是一個應該很有資格被稱作台灣通的香港人。

    台灣熱話

    本欄每周二更新

Photo: 圖片由作者提供

  多年前,台灣的國會議員在「立法院」演出的激烈全武行,勁爆精彩的畫面深受國際媒體青睞,讓台灣以另類方式登上國際舞台。沉寂多年之後,最近重新演繹荒廢多年的打群架場面,果真再度吸引全球關注,香港市民想必也看到了不少。不過爭議點純屬「內政」,完全不干外界的事。起因是在野黨推動「國會改革法案」,但這個本來純島內的政治議題,綠營有心人士竟然可以無限上綱到北京企圖控制立法院,進而引發朝野立委衝突,還吸引大批所謂「熱血青年」到立法院抗議,聲援民進黨。

 

台灣立委打群架的場面,再度吸引全球關注。(網上圖片)

 

  無可否認,民進黨的「大內宣」功力遠勝在野黨,最擅長就是透過販賣「亡國感」號召民眾支持。今年大選後,民進黨失去立法院多數黨優勢,在野的國民黨和民眾黨趁機推動國會改革法案,企圖增加國會監督力量,牽制未獲過半數選民支持的賴清德政府。民進黨則將這種很正常的民主制度,渲染為北京透過國民黨和民眾黨控制立法院。民進黨更主張:如果在野黨這次仗著多數優勢通過國會改革法案,未來《兩岸服貿協議》、《國家安全法》、《反滲透法》都將照樣通過符合對岸利益的版本,等於幫助大陸清除統一台灣的各種障礙。

 

  國民黨和民眾黨加起來在立法院超過半數席位,是台灣選民投票的選擇,席位並非北京指派,但民進黨的講法,竟然能吸引部分年輕人加入聲援行列,實在無腦。民進黨的說法,只是再度驗證「換個位置換個腦袋」這句名言。

 

  朝野推動國會改革,在島內已爭吵近30年。今次引起爭議的內容包括:國會調查權、藐視國會罪,以及「總統」到立法院報告並接受質詢。翻查歷史新聞,要求國會調查權的人,最早一位竟然是當時擔任立委的陳水扁。他在1993年提出要求「大法官釋憲」,經歷兩次「釋憲」後,終於認定立委有調查權,這次國會改革只是將當年的釋憲結果列到法例裏面,就被冠上「擴權」的罪名。其實別忘了陳水扁之外,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時,亦提出廢除「監察院」,並在立法院設立「監察使」,讓立委有充分調查權。

 

  至於藐視國會罪以及「總統」到立法院報告,現任的「外長」林佳龍擔任立委時,提出刑事處罰條文,而非在野黨最近才提出。至於「總統」到立法院報告並接受質詢,民進黨在野時亦提出過相關呼籲。

 

綠營動員不少民眾到立法院場外抗議

 

  上星期五大批民眾聚集立法院外抗議,部分知名人士批評在野黨,以人數優勢強行表決通過條文是沒收民主。看到這些畫面讓筆者懷疑,批評者是綠到睜眼說瞎話抑或收錢辦事?翻查過往統計調查,2012到2016年,馬英九執政兼國民黨同時佔立法院多數時,立法院有93.81%的法案朝野未達成共識,最後只有6.19%通過。換到2016至2020年民進黨佔國會多數後,未達共識案件中,有87.87%以人數優勢強行通過,當年民進黨和這些名人沒有說過半句沒收民主,莫非只許州官放火?只能說此一時、彼一時,不問是非對錯,一切全都是為了維護本身的利益。

 

  上星期五號稱有10萬人包圍立法院聲援民進黨,究竟是不是代表島內多數人意見?民調機構針對「公務員藐視國會罪」立法的態度進行訪問,57.5%受訪者表示支持,29.2%反對,深入分析發現,年齡愈輕以及教育程度愈高,民眾愈支持。看來電視上看到的人山人海畫面,很可能是政黨動員的假象,藐視國會罪立法,民進黨不但國會表決輸,也輸掉民意的戰場。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WoW WoW星期三:健康網購產品低至$99 (只限今天) ►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你可能感興趣

放大顯示
風水蔣知識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