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4/08/2022

值得細看珍視的竹棚建築:由裝修、拆卸霓虹招牌到搭建戲棚,盡見香港獨有的歷史、技藝與城市人文風景

  事隔數年,早前再跟進裝修事宜,覆查搭棚報價,不禁咋舌,也不得不承認不只物價,「三行」人工也已經追著通漲三級跳。

 

  大廈維修無日無之,業主立案法團忙於查閱標書,開會通過,跟進各家各戶科款,是日常繁瑣;但是,站遠一些看,竹棚文化,隨處可見,本是平常,但不說不知,搭棚建築技術,相傳已有400多年歷史,南方竹耐用,這個竹棚,香港獨有,也很早便有。

 

 

  例如下圖英國陸軍替轄下印度兵提供棲息的棚屋,便由華人以竹及藤搭建而成,不用一根鐵釘的巧手技藝,沿用至今。

 

圖片摘自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Vol. 31, Jul-Dec 1857, p.176.

 

  現在看見的棚架,多是依靠竹與竹之間互相拉扯固定,以螺旋式搭建及拆卸,工序繁複,搭棚工人毋須在建築物表面鑽洞,往往三扒兩撥,就能搞定。

 

 

  最近冠南華成為「霓虹招牌陸續拆卸」的「受害者」,又引起一陣聲援/緬懷/保育小騷動。不過,搭建懸掛或清拆霓虹燈的竹棚,需要的是另一種手藝,因要容許工人走動,方便工作,故要加建多餘空間。

 

 

  早前路過太空館,剛巧也在搭棚,不知是維修或清潔,隔幾天再路過,比前雪白。那個半圓形棚架,沒有拍照,實是可惜,它的特色是結合山坡棚、雙棚及工作台的元素。

 

  顧名思義,山坡棚用於維修山坡,預防山泥洪瀑。山坡棚分單棚及雙棚,前者作磡察用,後者作較繁複工程用。搭建山坡棚,先放一支直竹,再放橫竹,再放一支45°傾斜的竹桿加固棚架,愈多愈堅固。

 

日常有否留意這「流動風景」?

 

  另一些竹棚,多見於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戲棚搭建技藝,即太平清醮、盂蘭勝會那些神功戲棚。10多年前,曾經出現的西九大戲棚,便由現轉為收藏家及藝術家的建築師林偉而設計興建。

 

 

  歷史上,無論漢代的「棚閣」,抑或宋代的流動戲棚,見證中國人已有觀戲雅興。戲棚發展至今,主要由竹、杉構成樑柱及框架,外蓋鋅鐵片遮陰擋雨,並根據不同需求,靈活搭建出容納少至百餘、多至數千觀眾的戲棚——前者較簡單,可用「龍船廠」式棚架;後者則須用上「大金鐘」,加建一層棚頂,其屋脊與戲棚入口成橫向伸延,增加空間感。

 

  值得一提,昔日戲棚,以棕櫚葉、葵葉、帆布或藤蓆覆蓋整個竹製支架而成,但這些易燃物料容易引起火警,所以自70 年代後已換上鋅鐵皮搭建戲棚。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古人對氣節的崇尙追求,當華南地區的竹棚消失,香港仍保留這傳統是值得驕傲的事,在被淘汰之前,撫今追昔,好好多看幾眼,加以記錄研究,本著「隨建隨拆」的精神,想想可以如何靈活地重現這些生命力與色彩。

 

不可居無竹——九年前裝修畫室,利用二手棚架竹,切成均段,橫鋪砌成走廊天花,至今絲毫未損,寓意不忘各人初習水墨畫接觸「梅蘭菊竹」的基本功。

 

下一頁:細看更多竹棚美學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香港風景 #本土 #香港獨有 #竹棚 #Art & Culture #搭棚 #裝修 #戲棚 #竹 #手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 #冠南華 #城市風景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