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2024 10:05

《理財調查》疫情提高港人退休規劃迫切性,對投資回報期望更高

  《環富通基金頻道5日專訊》施羅德投資的一項調查發現,新冠疫情提高了未退休港人對退休規劃的迫切性,因為他們正面臨著疫情帶來的各種挑戰。整體而言,2024年香港人平均在40歲時開始制定退休計劃,相比之下,2018年為45歲。  根據施羅德投資「2024年香港退休調查」研究顯示,自新冠疫情後,未退休港人對投資回報有更高期望。他們預期每年可獲得的投資回報率達到5﹒7%,較2018年的3﹒7%有明顯增長。當中,受訪者最關注的三大退休議題包括:醫療費用高於預期(76%)、通脹降低資產價值(73%),以及若經濟持續衰退,為個人生活和事業帶來的影響(72%),因為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他們為退休累積財富的能力。 *近半更認同要為醫保開支儲蓄,逾三分一更重視當下體驗*   研究顯示,新冠疫情過後,港人對退休計劃的態度出現變化。他們更急切地為未來做準備,近一半(48%)的受訪者表示,與新冠疫情前相比,他們更強烈地認為現時有需要為退休後的潛在醫療保健開支進行儲蓄。此外,46%的受訪者更為認同有效的財富管理在退休計劃中充當重要角色,而38%表示更為願意調整目前的生活方式,作為實現退休計劃的一部分。  值得留意的是,部分受訪者傾向於「活在當下」,並會優先考慮目前的生活體驗,而非著重長遠的財務保障。超過三分之一(36%)的受訪者表示,與疫情前相比,相比於為退休儲蓄,將資金用於獲取更多當下體驗更為重要。 *儲備很可能無法完全滿足生活需求,73%擬退休後繼續工作*   整體而言,普遍港人仍低估了長壽效應對退休生活的影響,實際上他們的退休儲備很可能無法完全滿足退休生活的需求。研究顯示,雖然香港人退休後的平均壽命為22年,但受訪者預計退休後的平均壽命僅為15年。研究亦顯示,未退休人士的退休財務儲備似乎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口,他們所需的退休資金儲備與退休後開支之間,平均存在240萬港元的差距。  此外,在評估個人退休計劃時,僅有一半(53%)的未退休受訪港人表示,有信心在他們預期的退休年齡(中位數為62歲)時,達到理想的財務儲備水平。因此,不難理解為何有73%的未退休港人打算在退休後繼續工作,與美國相比,此比例為40%。 *應探索將資產轉為穩定收入工具,不應忽略預設投資策略*   施羅德投資環球退休計劃主管Lesley-Ann Morgan表示,儘管許多港人願意在退休後繼續工作,根據他們在退休投資管理方面的環球經驗來看,透過延長工作時間並不能完全解決退休後的財務短缺問題。作為退休金計劃成員,盡早主動地規劃個人的退休生活才是更好的方案。在職業生涯中持續儲蓄對於建立退休金帳戶非常重要。然而,當退休金計劃成員接近退休時,他們應探索能夠將資產轉換為穩定退休收入的投資工具,而且旨在能夠獲得足夠的資本增值,以支持未來的收入流,同時抵禦通脹。  香港退休業務總監劉以浩(Roger Lau)表示,未退休人士可以自行制定退休資產配置路徑,並專注於累積財富和於早期承擔更多風險。另外,亦建議他們更主動地查閱和管理個人退休金帳戶,並尋求更多元化的收入來源,藉此更好地駕馭金融市場不同的回報周期。未退休人士可考慮擴闊投資範圍,探索能提供更佳風險和收益的新資產類別,為退休生活做好準備。對於尋求簡單和輕鬆退休投資方式的人士而言,不應忽略「預設投資策略」,因為這種策略的風險水平會隨著強積金計劃成員臨近退休年齡而自動調整。(wa)

夏日中暑高風險!即睇中暑迷思+預防措施!► 立即了解

MPF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