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展望-樓轉乾坤】年內6流標港鐵收零標書,賣地收入難達標
樓市後市遭看淡及發展商貨尾高企,以致賣地表現慘淡,尤其是「一鐵一局」中,港鐵(00066)最近所推2幅地皮均告流標,當中東涌東站1期項目更10年來首見「零標書」,對上一次相同情況為2013年2月港鐵天水圍天榮站物業發展項目。
於2023年,政府、港鐵及市建局暫有6項目流標。本財年暫沽3幅地皮,錄約73億元收入,加上之前補地價收入約50億元,總收入共約123億元,僅佔全財年賣地目標約850億元的14.5%,市場料本財年尚餘一財季,相信難以實現指引。
發展局:平常心面對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曾提到,平常心面對賣地收入,指政府推地有政策目標。同時,政府因應空置率高企將暫緩推出商業地,因此,料今年最矚目「地王」金鐘廊重建項目「只聞樓梯響」。
除堅尼地城、啟德地價分別創21年、9年半新低;旺角洗衣街商業地僅以3103元呎地價批出外,政府以「出招」應對流標,如針對荃灣油柑頭住宅地皮流標,邀房協接手興建「首置」單位,不再另行招標,評論指展示政府對住屋供應決心。
針對地皮屢次流標,有測量行更建議恢復停止近10年勾地表機制,至少提高繼續出售地皮機會。
首三季補地價按年跌近三成
補地價方面,據地政總署數字顯示,今年首三季補地價金額約192.67億元,按年跌27%。雖然發展局於6月底下調適用於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的標準金額補地價,當中住宅補地價的地價普遍下調30%,但就算該區原址換地申請今年年底屆滿,市傳區內由長實(01113)及恒地(00012)等持有6幅換地項目補地價再較標準金額降約30%,尚未獲發展商接納。
仲量聯行指出,愈來愈多發展商選擇以傳統的商討模式申請補地價,而非採用標準補地價機制,主因地價顯著回落。油塘一幅冷凍貨倉(應指越秀地產(00123)旗下東源街越秀冷藏倉庫及鄰近用地)及類近地皮住宅重建項目進行補地價,較採用標準補地價機制下低最少39%。
波老道豪宅殺訂約21億元,政府入手寫字樓
回顧今年樓市,豪宅市場淡靜,兼有「世紀大刁」觸礁。7月中,長實約208億元「打包」沽半山波老道21號豪宅終止交易,因買方新加坡基金未付首筆款項,集團殺訂約20.77億元。
不過,於年末,沉寂一時寫字樓市場則獲政府相關機構撐場。11月中,證監會斥54億元由租轉買太古地產(01972)「港島東中心」12層樓面。12月中,中資體育股李寧(02331)亦以22億元向恒地收購北角「港匯東」全幢商業大樓作香港總部。
此外,11月16日起,精進建築工程被「釘牌」,5個私人項目受影響,共涉約4900個私人住宅單位,包括長實旗下親海駅及飛揚兩新盤。
今年5月,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一單位懷疑裝修時拆去部分主力牆惹熱議,屋宇署人員認為整體樓宇結構沒有危險,但要求業主還原。
居屋超額創復建以來新低
於7至8月,新一期居屋雖以62折發售,惟面對同期新盤劈價低開,今年僅收約17萬份申請,創2018年以來新低;超額認購約18倍,料為2014年復建居屋以來新低。
另一方面,房屋局終落實新版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將以市價65折發售,計劃命名為「樂建居」,將率先推出2幅東涌及柴灣用地招標,共涉2300伙。
負資產宗數按季急升逾2倍
樓市下滑,市場遂擔心斷供、銀主盤情況。截至第三季末,本港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按季急升2.3倍至逾1.1萬宗;涉及金額593億元,按季亦升2.4倍。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強調,按保計劃下的買家還款能力高,銀行有關壞賬率僅0.02%,因此只要一直正常還款,即使因為樓價下跌變為負資產,銀行一定不會追收貸款。但市場普遍認為,相關影響包括財富效應,及失去通過轉按套現所獲流動性,並將延遲換樓需求和削弱入市信心,可能引發惡性循環。
撰文:經濟通記者許英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