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救市#今日焦點股
2022-07-21

【譚新強專訪】下半年最重要觀察二十大 香港入境隔離已不合時宜(有片)

  中國次季GDP艱難力保正增長;歐洲恐迎無限期「斷氣」日;美聯儲Go too far隨時觸發衰退;加上日本暗殺、英國逼宮、斯里蘭卡走佬……世界如一鍋粥般鑊鑊鮮,如何把握大勢?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就指,下半年最重要的觀察當屬中共20大,面對危機疊加的挑戰,中國作為大國應小心行事。而剛結束北美之旅的他還認為,香港現行的入境隔離檢疫政策已不合時宜。


現行部分政策料有放鬆或加快改變
 
  Great Moderation(平穩增長+平穩通脹)時代漸遠,全球宏觀大環境進入最難預測時期。譚新強表示,相比歐美,事實上中國政壇未來數個月的演變才是最重要,好明顯對治疫政策會有影響。

 

 
  時值中共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下半年在北京啟幕,料涉及國家未來5至10年發展方向和人事安排,他就指,期望20大之後,因會議本身及其他原因現時不適宜改變的政策,會有所放鬆或加快改變。但另一方面,鑒於內地如要九成人口完成Omicron加強劑接種,至少需要6至12個月時間,故不會預期過了20大就完全放開隔離政策。


  因此,中國若要安全地重開國境,2024年是好實際的時間表,無關樂觀或悲觀。正正內地仍追求動態清零,香港與內地通關的難度愈來愈高。「所以呼之欲出,應該是先讓香港和國際通關,但政治上好難講得明。」
 
返港過程感覺虛幻,望先通國際關


  他指,新特首李家超及新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都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帶領香港走出近三年的封關困境,「你聽到他們一定是說,『首要是和內地通關』」,不過實際行動就似傾向先與國際通關,例如新政府上任首周就宣布暫緩航班熔斷機制。


  接受訪問之際,譚新強剛結束北美之旅返港隔離檢疫中,他形容第一感覺好虛幻,「航班只有一半人,因真正的遊客不會來香港」,「見到機場好冷清,所有餐廳、店鋪停止經營很久,隨處可見就是身穿保護衣的衛生署工作職員,繁複的查詢、檢查過程,快者都要兩小時才能離開機場,人人都小心翼翼……」

 

 
  他質疑,當香港估計已有超過一半人口曾經感染,接種兩針比率已達九成(89.2%),重症率、病死率未因BA.5顯著上升,「好明顯從科學上講,隔離政策在香港已沒有科學上的作用。」在此時刻,香港應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發揮中國最重要國際大門的功能。


樂見港府有計劃,冀海外遊客反彈


  持相同看法還有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孔繁毅等,近日就建議本港可優先與海外通關,並逐步轉為家居檢疫。


  譚新強特別指,現時見到盧局長藝高人膽大,「他怎會不知道經濟的重要性,通關的重要性呢?」他提及港府近日考慮入境改「5天酒店隔離+2天居家隔離」,甚至「7天居家隔離」,乃至到11月全球銀行家峰會時或允許有條件的免隔離旅行;對於「安心出行」可能增加紅黃碼功能,他認為,「老實說都不算好理想、好自由,但是實務的方法去令中央安心(符合其要求),解決香港燃眉之急的問題」「11月到現在都還有4個月之久,但總好過沒有計劃。」


  他預計,如果做齊所有(措施),訪港遊客反彈至之前的6500萬一定無可能(因未跟內地通關,且測試/追蹤手續始終繁複),「但國際遊客如能反彈至之前的兩三成,已是非常不錯,好過現在下跌99%。」


面對美攻擊挑釁,大國應小心行事


  對香港而言,燃眉之急是解開封關死結;那麼又如何看待未來一段時間都將堅持動態清零的內地?

 

 
  譚新強稱,過去幾年,美國對中國各方面的攻擊或挑釁,包括貿易戰、科技戰、意識形態戰、外交戰等,加上香港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挑戰,令中國似乎進入所謂的「備戰狀態」,某方面過度反應,例如互聯網企業監管、房地產行業整治等。


  面對國際形勢突變、危機疊加,中國似乎認為很多方面的政策就需大手術,就香港而言,「當然需要止暴制亂,但是否未來25年都是這樣的底線思維,是否只要保持人民健康、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就夠,是否不再有夢想、希望、歡樂?」他認為,作為大國應小心行事,特別是過往行之有效的政策、發展策略不應輕易改變。

 

 

撰文:俞瑾

#通關#譚新強#動態清零#20大#隔離政策

相關資料 - 

通關

異動股

02276

康耐特光學

14.480

異動股

02823

安碩A50

13.610

異動股

06128

烯石電車新材料

0.049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22/11/2024 17:59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專訪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