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前瞻】14周產假有望 容海恩:政府需承擔、幼兒服務要配合
本港的法定產假已長達48年未有調整,一直維持在10周的長度。有消息指,今個星期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將提出延長產假至14周的補貼方案,而新增4周產假的有關支出將會由政府承擔,但設有資助上限,預計政府每年需補貼約5億元。身為立法會第一個在任期內生育的女性議員、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卻認為產假多寡並非生育率低的主因。
容海恩認為增加產假,只屬一個短中期的方法,沒有幼兒服務配合根本沒法鼓勵夫婦生育。
幼兒服務增速慢致生育率低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早前表明,政府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將法定產假由10周延長至14周的研究。延長產假無疑對一眾計劃生育的夫婦來說是一大喜訊,不過,身為立法會第一個在任期內生育的女性議員、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卻不認為增加產假便可提高生育率:「要提升生育率,需要有短中長期的方法。而增加產假,只屬一個短中期的方法。」
她舉例指,增加子女免稅額就是其中一種提高生育率的方向。另外,幼兒服務的增長速度緩慢,亦是窒礙生育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現時政府一年才加到100個名額,是不夠應付需要,我們也不是每年只增加100個嬰兒。」
土地人手問題「萬能Key」
對比與香港生活相近的新加坡,雖然政府早已訂立16周產假,但生育率仍然是全球倒數,容海恩確信產假多寡並非生育率低的主因,最後仍是歸因於兩個「萬能Key」:土地問題和人手問題。「無地的話任何事都不能做到;人手方面,照顧幼兒是需要專家、有專業培訓的。」那會否倡議如安老業般輸入外勞?容海恩就認為較難成事:「安老和幼兒服務可說是『兩個尖角』。但不同的是,年紀大的人都有機會同外地人溝通到,小朋友不行。加上文化不同,大部分家長都想有相近文化的人去教育自己的小朋友。」
不過,當社會各大打工仔都期待著延長產假這一「德政」,容海恩卻直指延長產假作用不大,那會如何看待今次調整?她連忙澄清:「延長產假當然是好的,因(產假周數)已有48年無變過,但政府的焦點應要放回在友善家庭上。」她又認為,經濟發展、土地、住屋等問題,重重關卡令到現今夫婦不敢生育。她強調,若然仍是沿用舊思維,覺得生育小朋友是父母的責任、政府無責任,那就是說不過去。
新增成本誰承擔? 政府vs商界
當局早前指希望3年內落實14周產假。容海恩認為要視乎政府願意承擔多少,認為政府若真的願意承擔報道所指的4周產假成本,是值得支持:「不關放多長時間的事,你想的話放3個月也是可以的,只是大家承不承受得了的問題。」她指,政府若要商界自行承擔延長產假後的所有成本,那麼要3年內落實的目標是很困難。
撰文:黃佩珊 攝影:盧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