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救市#今日焦點股
2014-03-20

闊別廿年(四): 華資入主 和黃重量級地位依然

  繼續英資系列。太古決定與中資共存,而和記洋行與黃埔船塢合併後,有過一陣風光,但最後被華資李嘉誠吞併。今時今日和黃(00013)英資色彩已盡去,是不折不扣華資,唯一不變的是其「重量級」的政經地位。

 

 

和記收購黃埔後積極拓展碼頭業,逐漸發展成香港最大的貨櫃碼頭集團 (Henry攝)

 

 

和記規模一般 直至祁德尊入主

  和記黃埔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0年創辦的和記洋行及1863年創辦的黃埔船塢。和記洋行雖是老牌洋行,但本屬三、四流的角色,初期業務主要是經營布匹、雜貨及食品的轉口貿易。和記洋行與會德豐互持股權,雙方董事亦是互任。

  另一方面,怡和洋行與等幾家英資船東創辦了香港黃埔船塢公司(Hong Kong & Whampoa Dock Co.),後來黃埔船塢先後與紅磡的聯合船塢公司(Union Dock Co.)、四海船塢公司(Cosmopolitan Dock Co.)合併,是香港修船和造船業的巨擘。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英國商人祁德尊(Douglas Clague)入主和記,採取積極進取的擴張手法發展公司業務。1963年,祁德尊收購會德豐手上的和記洋行股權,「借殼」將和記洋行上市,易名為和記國際(Hutchison International)。自此,和記與會德豐分道揚鑣。

  和記國際再先後收購了屈臣氏、德惠寶祥行,及泰和洋行等三家歷史悠久的進出口商行。到六十年代中後期,和記國際旗下擁有的附屬及聯營公司已起過50家。

 

六七暴動後併黃埔 發展貨櫃碼頭

  正所謂有危便有機,祁德尊趁六七暴動香港政局動盪加速收購。和記國際於1969收購黃埔船塢30%的股權,並重整業務向貨櫃運輸業發展,成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積極投資興建葵涌四號貨櫃碼頭,其後又收購了原日資公司經營的葵涌二號貨櫃碼頭,逐漸發展成香港最大的貨櫃碼頭經營集團。

  同時,又與華資地產公司合作成立地產公司,發展黃埔船塢內剩餘土地。加上其他併購活動,令和記國際在九龍和港島擁有大量廉價地皮,成為香港最大的地主。和記風頭一時無兩。

  但和記國際在擴張過程中,大量借入瑞士法郎作投資,埋下了日後危機的導火線。1974年正值大股災,和記系上市公司的股價大瀉、瑞士法郎大幅升值加上海外投資失利的三重打擊,和記虧損嚴重, 結果匯豐銀行注資成為「白武士」,取得33.65%的控股權, 和記董事局重組。

 

 

和記在擴張過程中遇上70年代大股災,埋下了日後被李嘉誠吞併的伏線 (CNS資料圖片)

 

 

七十年代股災 為李嘉誠入主舖路

  匯豐銀行曾承諾,一旦和記國際恢復盈利,將在適當時候出售手上股份,令當時長實(00001)的主席李嘉誠日後有機可乘。

  1975年11月,「公司醫生」的韋理(W. R. A. Wyllie)出任和記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決定將和記國際與黃埔船塢合併。1978年1月3日,和記黃埔(00013)正式成立,並取代和記國際的上市地位。

  七十年末,雄心勃勃的華資財閥開始覬覦英資財團的控制權。加上,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之談判開始擺上檯面。當時得令的李嘉誠此時當選中國國務院屬下部級公司-─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信集團)董事,與中方關係密切可想而知。

  有「阿爺」作後盾,先後成功併購多間外資企業的李嘉誠將目標轉向作為英資四大行之一的和記黃埔, 挑戰英資財團的權勢。因匯豐銀行當時掌有和黃的控股權,李嘉誠為此秘密與匯豐接洽。

  1979年9月25日,李嘉誠宣布,長實與匯豐銀行達成協議,以每股7.1元價格,收購匯豐銀行手上全部共9000萬股和黃普通股,約佔和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22.4%,成為和黃大股東。根據協議,長實僅須立即支付總售價6.39億港元的20%,餘數可延遲支付,為期最多兩年。換言之,長實以極優惠的條件收購了和黃, 李嘉誠成為入主英資四大行的第一位華人。

 

發展船塢港燈地皮 開拓電訊市場

  和記黃埔被李嘉誠收購,標誌英資財團在香港經濟中的壟斷地位漸漸被打破。首家英資大行落入華人手中,對於香港的資本財團發展史來說,是一個里程碑。

  不過,在此期間,和黃內部亦有中英之爭。1984年4月,長實決定和黃派發巨額現金紅利,以削弱和黃管理層的權力,和黃管理層不滿,利用外資基金逼使長實接受以股代息,基金則持續拋售和黃。最後,李察信為首的三巨頭只好全部辭職,長實正式接管和黃管理層。

  李嘉誠入主和黃後,即看手籌劃將和黃在紅磡擁有的黃埔船塢龐大土地發展為著名的樓盤黃埔花園。黃埔花園興建計劃是中英簽訂聯合聲明後香港首項龐大地產發展計劃,因和黃將在6年內投資40億港元發展整項計劃。

  老牌英資香港電燈(00006)後來亦為李嘉誠囊中物,李氏透過港燈的地皮發展為住宅物業,包括北角的城市花園等。八十年代中,和黃又向傳呼服務和流動電話市場進軍,成為華資大財團中率先進入電訊業的集團。

 

華資把握機遇 回歸後大舉投資國內

  貨櫃碼頭業務亦是和黃核心業務之一,1996年1月,中英關系轉趨改善,而香港貨櫃碼頭的發展更趨逼切,一至九號貨櫃碼頭的泊位擁有權作重新分配。和黃的國際貨櫃成為大贏家,除獲得九號貨櫃碼頭一個泊位外,再額外獲得一個支線泊位及港府批出一幅在九號貨櫃碼頭以北佔地2.79公頃土地,可發展為商業樓宇。

  鄧小平更明言希望李嘉誠「在1997年回歸祖國大業中發揮積極作用」,從此李嘉誠便開始大舉向國內投資,成為首批在國內大量投資的港商,一眾港商之後亦跟隨,令華資與內地的關係密不可分。

 

撰文: 王錦霞

#闊別廿年#和記#和黃

相關資料 - 

闊別廿年

異動股

09896

名創優品

36.800

異動股

03320

華潤醫藥

5.330

異動股

00868

信義玻璃

8.140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27/11/2024 17:59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