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04/01/2019

政府有難言之隱 不填海不行

  任何一個政府官員,都不會做一件事去傷害自己的民望。在這個民怨沸騰的時候,提出填海,還要填1700公頃,肯定是「政治自殺」。為甚麼林鄭政府提出一個超級大嶼的惹火計劃呢?

 

  直接地說,面對房屋問題,政府根本是束手無策。

 

  香港的房屋供應,許多時會以為增加了土地供應,便解決了房屋不足的問題了。

 

  其實,香港的房屋供應問題,分開兩個層面:

 

  第一是土地的需求和供應;

 

  第二是房屋的需求和供應。

 

  土地的需求,包括公私型房屋的發展,還有商業和公共服務。

 

  開發土地的責任在政府,但開發了的土地卻未必全部興建房屋,政府還要兼顧公共建設,如道路、排污、學校和醫院,還有商業需求如酒店和商廈等。

 

  此外新界有不少農地,他們屬於原居民或一些早已把土地賣給幾大地產發展商。對,他們可以透過補地價向政府申請更改土地用途,興建房屋。但現實是他們買回來時成本太低,即使閒置也沒所謂;而且他們有他們的商業考慮,甚麼時候發展哪裏,分多少期發展,他們自由盤算,他們才不管市民有沒有屋住。

 

  理論上香港政府還有很多官地,但這些官地是否適合建屋,是不容忽視的。很多人仍在說香港有1200公頃棕地,可以作為發展;但已多次提到,即使政府要收回這1200公頃棕地時,政府除賠償業主和在土地上作業者外,還一定要提供相同的1200公頃,給原先從事不同作業的人可以繼續相關作業。

  

  這可從東北發展計劃看,不少人說他在那裏有耕田種菜,政府雖然可以收回土地,但是政府除補償以外,亦要在新界其他提供相若農地予他們復興耕。

 

  所以,不要以為發展棕地是不用錢,政府還要在其他地方,預留相同面積土地,安置現有棕地作業人士的實際需要。

 

  若果棕地屬於私人的話,就更麻煩。即使政府收回土地是為了發展公營房屋,也不能避免涉及賠償,而且肯定是天文數字。政府強行以「收回土地條例」的話,肯定受到挑戰,尤其是那些經常和政府唱反調的發展商,正是他們擁有最多土地,相信提出司法覆核,訴訟可能拖上十年八載,既浪費時間又花費精力和金錢。

 

  這正是政府已經多年不動用「收回土地條例」的理由了。

 

  其實,全港現有棕地面積約1300公頃,位置零散,分布於新界各處,面積又大小不一,以尚未規劃發展的棕地有約760公頃。現實是政府也發展棕地,就是那些棕地較為集中的地方,例如洪水橋、元朗南和古洞北等。

 

  如果政府真的說要發展棕地,最開心的肯定是其他擁有農地的人,不排除有人立刻把農地轉為棕地,吸引更多人乘機炒賣,又或者搬幾個舊貨櫃,裝作貨櫃場去騙政府賠償……結果是失去更多農地和綠化地。

 

  政府現在處於兩難局面,發展綠化地或郊野公園,難免惹來不少保育人士的反對。雖然這是最快捷和直接的方法,但面對的阻力也不少;而且土地分散,有在屯門的,也有在大埔,又有不少在西貢……不同地區和不同團體的人,都會挑戰政府。

 

  但填海就不同,屯門的人或許會反對在東大嶼填海,但相信大埔的人不會吧,西貢也是。當然反對的人會繼續反對,但面對的官司訴訟較少。

 

  要解決香港房屋問題,不管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報告怎樣,也不能改變政府土地不足的問題。即使把「公私合營」具創意的改叫「土地共享」,但也要土地持有人和擁有最多土地的地產發展商,願意把土地拿出來和政府談判,這只可以說是有方向,卻不知道可以釋放多少土地。

 

  況且,土地持有人和擁有最多土地的地產發展商,一定不會把一些已靠近基礎設施完善的土地,拿出來和政府合作,反而會將一些偏遠和不易發展的地方作交換,相信效果不會好。

 

  土地不足,房屋供應少,所以填海是最佳選擇。

 

  填海土地愈大,解決香港房屋供應問題便最徹底。政府不能講得太白,市民不去搞清楚,政黨就事事反對,結果就被誤以為政府不敢發展棕地。

 

  政府是有苦自己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25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1-9 11:34 AM
  • #26
  • 所言極是,加害者變成了救世者!

    六千變四千,車船津貼幾十元!虧他想得出,仲敢作敢為添!
    加害者:首先瘋狂地搜刮民脂民膏。(地租地價)
    救世者:公屋综援,各式各樣的津贴……你們還不快感恩?

  • 引用 #25 猫狗比人大 發表於 2019-1-8 12:31 PM

    今日大愚 正是要窮港人永不超生! (1) 低端港人想拿四千,申請啦唔係咩呀唔洗你乞呀仲等二月喎?你學人擁1.5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9-1-8 12:31 PM via mobile
  • #25
  • 今日大愚
    正是要窮港人永不超生!

    (1) 低端港人想拿四千,申請啦唔係咩呀唔洗你乞呀仲等二月喎?你學人擁1.5萬單位咪林鄭專人一早幫佢扣乜手續慳返添

    (2) 低端港人想上公屋,等啦456777年唔係咩呀唔洗你乞呀等二三十年後明日大愚啦?你學人官商勾結高端港人入標好多個「 五 千 萬 」明日大愚 project 咪林鄭專人幫下佢,佢幫下林鄭即刻...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1-8 11:01 AM
  • #24
  • 千亿万亿填海去
    窮港人永不超生

  • 引用 #20 GreatChinese 發表於 2019-1-7 09:14 PM

    其實香港沒有窮人! 財政儲備11000億外汇储备4400億美元(合共45000億港元)按上次回水六千用了四百億算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9-1-8 06:58 AM
  • #22
  • "其實香港沒有窮人!"

    基本上我都咁認為呀!

    單單說政府綜合援助金安排,單人計、每月都可有3000幾元;一家四口計,好似話過萬;加埋公屋安置,其實相比歐洲某些福利政策國家,都不算差啦!按這邏輯,因香港窮人很慘,而要搏哂命起樓等要求,其實........

    不過,GreatChinese兄,你說這句,我才敢跟進,你知,隨時被人罵翻架,現在有你一同「被罵」,呵呵呵!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9-1-7 09:48 PM via mobile
  • #21
  • 共患難易
    共富貴難

    政府連全民派六千
    都被 xyz@#*
    你講共富貴 六十萬 除非太陽向左走向右走啦 ^o^

  • 引用 #20 GreatChinese 發表於 2019-1-7 09:14 PM

    其實香港沒有窮人! 財政儲備11000億外汇储备4400億美元(合共45000億港元)按上次回水六千用了四百億算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1-7 09:14 PM via mobile
  • #20
  • 其實香港沒有窮人!
    財政儲備11000億外汇储备4400億美元(合共45000億港元)按上次回水六千用了四百億算,每人可得68万,一家四口272万!
    綜援戶讓他分享拿双份544万。公屋免費送給住户(可買賣或留给子女)香港冇窮人!
    沒有儲備政府點運作?鏟除房署和福利局,小政府年年大盈余!港元像世界各国自由浮動,或学星加坡和人仔掛钩便可。

  • 引用 #5 chumorgan 發表於 2019-1-6 01:01 PM

    2018年7月19日一對新婚夫婦租住深水埗唐3樓一個劏房單位,因住屋問題鬧不和,丈夫在劏房內以床單上吊自殺亡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9-1-7 08:31 PM via mobile
  • #19
  • 古今中外
    內亂改朝換代必是兩原因
    (1) 失業率高
    (2) 通脹失控

    《 以上兩項
    亦即是聯儲局(FRB)的 mission 》


    所以
    任何政府政策

    只要

    (1) 促進就業 (eg 船灣發展中港大學產業基地,俾香港大學生 plenty of job opportunities)

    (2) 保貨幣 purchasing power (eg 增船灣和深圳灣土地供應 増 GDP)

    就咩難言之隱冇有怕
    通通行行行...必贏民心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9-1-7 06:51 PM via mobile
  • #18
  • (1) 海中心人工島的大可變,小「不」可變,因為面積太小不能 justify 橋隧道跨海水電煤等基建成本,所以一開始冇得停

    (2) 與地產富豪show 條鐡 ^o^ 拖公屋入伙又拖多二三十年樓價有升冇跌就 真

    (3) 一地兩檢已開先例,也未造成香港人內亂矣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9-1-7 05:20 PM
  • #17
  • 回覆 #16 猫狗比人大


    1.「冇得停」

    有冇得停,是成本問題,亦可以是技術問題;先不談是否要建成人工島,只要通過落實建人工島,往後的新界棕地、農地等問題,便容易解決了;那時島的大小可變、用途可變、按原計劃也冇問題了;直接地說,與地產富豪show hand啫。此是我吹「明日大嶼」的言外之意;

    2.交中方等等

    在香港大部份人的思維,凡與中方有關的,都會勾動港人的恐共產黨神經,並不是本人怕這個,而是很多人藉此大做文章、借題發揮;無論是否成功,也先造成香港人內亂矣!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9-1-7 12:41 PM via mobile
  • #16
  • (1) 人工島

    係倒左第一桶沙「冇得停」

    所有配套路,橋,隧道,基建,缺一條橋中之一口螺絲成個 project 可跪低!!!

    (2) 船灣水塘方案

    交中方興建,就是繞過所有無聊司法覆核 人為 障礙至上策

    另港租借深圳灣

    退可守摸石頭過河
    進可加大發展(近岸埴海有排填)

  • 引用 #13 wkwong1966 發表於 2019-1-7 07:32 AM

    回覆 猫狗比人大 猫兒兄;你說的方案,我都同意啊!但問題是在現有土地的改用情況下,最麻煩的問題是「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9-1-7 12:30 PM via mobile
  • #15
  • 潘小濤- 以色列的海水化淡,成本價低過東江水好多,而且冇污染冇鉛水...

    以色列有五個海水化淡廠,所產食水佔去全國用水50%,當中20%來自Sorek──而這裡的生產成本,是每立方米0.585美元,圍番即是4.563港元

    平過東江水多多...聲

  • 引用 #14 GreatChinese 發表於 2019-1-7 11:34 AM

    點解唔用海水化淡?因为太貴了,也没必要! 一国一制好處多過壞處,早点到來吧,才能救香港!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1-7 11:34 AM
  • #14
  • 點解唔用海水化淡?因为太貴了,也没必要!
    一国一制好處多過壞處,早点到來吧,才能救香港!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9-1-7 07:32 AM
  • #13
  • 回覆 #11 猫狗比人大


    猫兒兄;你說的方案,我都同意啊!但問題是在現有土地的改用情況下,最麻煩的問題是「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下,填海增地,是最少人的阻力的;況且,當填海大計的政策可落實後,其他問題的阻力便會迎刃而減,到時你想點做都易好多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9-1-7 07:25 AM
  • #12
  • 回覆 #10 GreatChinese


    "一国一制"

    單看這4個字,在2047年之前都解決不了喎!

    其實我的建議,只是針對那位朋友的熱心而說的;若要香港官員在現有的土地政策上有所行動,在民意和聲浪上給他們權力和勇氣,並支持他們自己提出的方案(明白大嶼),才是最快最易的;其實這只是簡單的心態,他們提得出,便是他們想做、而又覺得可做的,支持這個,便會是做得最快的;若其他項目,莫說他們不想做,就算做都有極大阻力,吵完一大輪,怕且都要10年,再執行加完成,又多20年;到時真的可用閣下「一國一制」來解決了。哈哈哈!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猫狗比人大發表於 2019-1-6 10:17 PM via mobile
  • #11
  • 我也認為用一国一制大湾区來解决
    足球戰術
    拉開左右兩翼(唔洗塞晒中路)

    同理
    現在塞晒東鐵線
    何不拉開左右兩翼舒緩羅湖至紅磡段擠塞?

    (1) 拉開左右兩翼方法

    土地互換(港方船灣水塘 換 中方深圳灣)


    (2) 右翼

    借一地兩檢先例
    船灣水塘劃給中方(作為 say 海水化淡高新科技園,以及,中港大學合作產業研究基地)

    a) 交通配套可水塘(地面下)建車站商業城連接大埔和馬鞍山

    b) 人口勞動力配套有東北新市鎮規劃


    (3) 左翼

    深圳灣口岸一帶劃給港方(作為明日香港中環金融區)

    a) 交通配套可伸延天水圍站至(互換後港地)深圳灣囗岸又屯門伸延港鐵至機場

    b) 消閒娛樂配套深圳附近大把


    (4) 好處

    a) 有(即可開工)地建樓救劏房户

    b) 提供龐大就業(船灣工業園和深圳灣口岸金融區)一條龍發展規劃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1-6 09:37 PM
  • #10
  • 我認為用一国一制大湾区來解决,好過明日復明日大嶼方案!又省钱又快!

  • 引用 #8 wkwong1966 發表於 2019-1-6 07:43 PM

    回覆 wkwong1966 續 再者,「明日大嶼」方案,我認為對地產商的是直插心藏一刀的殺著,在自由資本主義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9-1-6 07:47 PM
  • #9
  • 回覆 #8 wkwong1966




    借大家常說的孫子兵法,「攻心」才是成功的上上策略,一味在作籠中鬥,便只有大家困死罷;就算真的要「仇富」,也要用策略、智取,不是埋身惡鬥。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9-1-6 07:43 PM
  • #8
  • 回覆 #7 wkwong1966




    再者,「明日大嶼」方案,我認為對地產商的是直插心藏一刀的殺著,在自由資本主義的社會,心理影响很多時是最大的影响,只要手持很多新界土地的地產商,知道其地的價值,將會在20年內沒有可發展的價值,香港政府才可有更多本錢與他們買地發展,只有這樣增加政府在這方面的能力,香港的土地發展才可有更大的空間和彈性。

    至於,哥爾夫球的地,似乎離不開「仇富」的心態,若給成功了,便只會造成更大的憎人富貴嫌人窮的仇恨心態,不值在此刻進行,但當香港明日大嶼可成功上馬時,到時大嶼山便可以有很多可以建立哥爾夫球的地了,那時香港人真認為要取回現時的哥球地,咪隨大家喜歡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wkwong1966發表於 2019-1-6 07:29 PM
  • #7
  • 回覆 #5 chumorgan


    多次見閣下提供這些相關的資料,但並不太了解閣下想政府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在所謂的民主香港社會,民意對政府的影响是十分大的,亦正因如此,香港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爭拗上;但無奈,各人有各人的利益、各人有各人心裏的盤算,這個情況,並不容易解決;但若走向較為強權的管理,似乎沒有人願意接受,因各人都將民主,看成自己是主、是王,既然大家都是王,那便只有鬥爭而已了。

    閣下提供的生活苦難,在這樣的情況下,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在大部份香港人都過著優質的生活下,有誰會真真正正為那些人挺身而出呢!若閣下認為要幫那些人,在民主社會的香港,我認為閣下可做的,便是選擇一個可令香港政府較容易執行的方案,號召有需要人士支持政府執行某一方案,特別是「明日大嶼」的填海計劃,其次是郊野用地計劃;只有在足夠的香港人聲浪和社會行動的支援下,政府才能力排其他的壓力而實行,並且是加快、更快地進行。

    為何要選擇這兩個計劃,因當中涉及實質使用中的人是最少,反响力便是最少;有足夠的聲浪下,政府才可大膽地執行這些計劃。

    見閣下好似很想解決這問題,故獻醜地作以上分享,見笑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