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0/10/2023

哈馬斯的「捨身成仁」,或助以色列「反恐除患」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掌控加沙地帶的武裝組織「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上周六(7日)向以色列發動突襲,殺害數百名平民和軍人,並掠走逾百人作為人質,導致以色列政府宣布進入戰爭狀態,立即轟炸加沙北部多處哈馬斯據點,全面封鎖加沙地帶(斷電、斷水、斷網),並準備展開大規模地面攻擊。

  突如其來的戰爭,迫使國際社會再次聚焦中東局勢,但從歷次阿以戰爭和巴以衝突的結果來看,哈馬斯孤注一擲的「自殺式」行為,雖然給了以色列當頭一棒,同時也為自己的實力消亡埋下伏筆。右翼勢力領導的以色列政府會利用這一機會採用最強硬的手段,徹底消除哈馬斯這個「恐怖主義隱患」。估計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會持續較長時間,更多的平民傷亡將難以避免,而國際社會有關盡快實現停火的呼籲將不會產生實際效果。

 

加沙地帶被長期封鎖,巴勒斯坦立國夢碎


  有200多萬人口的加沙地帶,長期被以色列封鎖,缺少經濟活動,民眾生活主要靠國際機構的救助來維持,年輕一代毫無前途可言。自2007年以來獨立掌控該地區的哈馬斯,拒絕承認以色列的主權國家地位,多年來屢次對以色列發動火箭彈襲擊,被對方定義為恐怖組織,因此得不到國際社會的積極支持。改變這一困局、鞏固哈馬斯在加沙的地位,是哈馬斯領導人發動此次「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哈馬斯所稱的「對以色列褻瀆阿克薩清真寺以及殘酷鎮壓巴勒斯坦人做出回應」,只是發動攻擊的一個藉口。

 

以色列轟炸加沙多處,以報復哈馬斯的突襲。(AP)

 

  處於阿拉伯國家包圍之中的以色列,也想改善周邊安全環境,但多年來的各種努力均未見成效,直到近期才在美國的推動下實現突破。2020年,以色列分別與阿聯酋和巴林兩個海灣國家依照共同簽署的《亞伯拉罕協議》相互承認,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這是1994年以色列與約旦建交之後,20多年來第一次再有阿拉伯國家承認以色列,而且阿聯酋和巴林兩國沒有將「巴勒斯坦建國」作為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前提條件,等於默許了以色列對阿拉伯被佔領土的長期控制權,這對按照「兩國方案」建立巴勒斯坦國的努力是一個重大打擊。

  今年以來,美國推動的沙特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逐漸加速,原因之一是美國願意為此向沙特提供安全保證和涉及核能的技術協助。這一趨勢令巴勒斯坦人感到不安,因為沙特是阿拉伯世界經濟實力最強、對巴勒斯坦人支持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如果沙特也遵循《亞伯拉罕協議》的方式與以色列和解,可能會帶來一波「和解潮」,令以色列得到更多阿拉伯國家的承認。客觀上,這會令巴勒斯坦問題在國際上被進一步邊緣化,而巴勒斯坦人特別是加沙民眾,將會遭到以色列更加嚴密的封鎖和無情的打擊,落實「兩國方案」的夢想自然也將成為泡影。因此,哈馬斯精心策劃這次襲擊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阻止沙特在「犧牲巴勒斯坦人利益」的條件下與以色列達成和解。

  哈馬斯領導人知道以色列的軍事實力,早已預料到這次「捨身成仁」的突襲會帶來甚麼樣的後果,因此才在行動中強行掠走眾多人質,以便將來與以色列談判時有更多籌碼。然而,這樣做的後果非常嚴重。濫殺無辜和綁架平民,乃國際公認的恐怖主義行為,自然會遭到譴責,同時也讓以色列有機會在「反恐除患」的名義下圍剿哈馬斯武裝分子。即使一貫支持哈馬斯的黎巴嫩真主黨從北面對以色列發動有限度的攻擊,也不可能令以色列改變攻擊加沙的軍事計劃。美國的全力支持,更會令以色列放手一戰,在加沙長期清剿哈馬斯骨幹分子,不達目標不罷休。曠日持久的戰鬥,會造成更多加沙平民傷亡,而斷電斷水及缺少生活必需品,則會導致人道主義災難。

 

西方國家譴責哈馬斯,中國不願明確表態


  國際社會的態度和行動,對未來的局勢發展會有一定影響,但聯合國安理會要通過一個呼籲停火的決議都很困難,因為以色列和美國堅持要求譴責哈馬斯的「恐怖主義行徑」,並且得到很多國家的支持;另一些國家不願對此明確表態,只譴責襲擊平民,並呼籲盡快實現停火。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安理會磋商中發言,譴責一切針對平民的暴力和襲擊,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克制,避免衝突局勢進一步升級,盡快實現停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天(9日)也在北京的記者會上使用了同樣的措辭,沒有直接回答哈馬斯發動的襲擊是否屬於恐怖主義行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巴以雙方通過談判實現地區長期穩定。(AP)


  目前的形勢與去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軍事打擊之後的情況有相似之處,即西方國家立場清晰,態度堅決;中國和一些國家雖然呼籲停火,但未明確譴責當事人。毛寧在記者會上說:「在巴以衝突問題上,中方始終站在公平正義一邊。我們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共同朋友,真誠希望看到巴以能夠和平共處。」

  對這場巴以衝突採取何種立場,將會影響中國與相關國家之間的關係,過去一年多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關係變化已經為此提供了線索。走對一步可以獲得利益,走錯一步可能陷入尷尬,歷史的經驗不應忘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3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逍遙子發表於 2023-10-11 11:28 AM via mobile
  • #3
  • 看了很多不同的視頻,知道非常殘酷的事實:
    幾十年來,以色列已經殺死了不計其數的
    巴勒斯坦人。且手段殘忍。
    1982年,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對貝魯特難民營,
    進行了40小時的大屠殺!
    為掩人耳目,出動了20多台大型推土機...
    至今仍無法確定死亡人數!

    而隨時斷水斷電,取締水源,加沙只是一個
    “露天的集中營“!
    我們普通人根本不能想像,這樣的日子,
    如何煎熬過去?
    看地圖的變化,清楚看到加沙如何被縮小到今天!
    以色列自稱全民皆兵!從來就是獨霸中東,
    巴勒斯坦人也是人,為什麼只有西方世界的話語?

    哈馬斯這次不計後果的捨命搏擊,
    是幾十年來的被虐殺因果。

    我們中國表明,在支持呼籲恢復以巴和平的同時,
    也要給巴勒斯坦立國的機會。
    這才是真正的泱泱大國所為,才是儒家思想所為。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yourcousin發表於 2023-10-10 07:28 PM via app
  • #2
  • 有強權冇公理。西方只會話哈馬斯是恐怖分子,而不會問,點解攪成咁?
    點解加沙地帶,是全世界最大的開放式監獄關了200萬人?
    點解以色列可以霸佔巴人的土地,可以隨意驅趕流放巴人?
    甚麽是因,甚麽是果?

    哈馬斯這次也幫唔落。去屠殺平民? 虜平民做人質?殺咗唔少以色列人又點?最後只俾機會以色列製告藉口,殺哈馬斯/巴人,自己又血流成河。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