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04/06/2020

政府工作報告,重要的是沒有講的

  • 陶冬

    陶冬

    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爲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陶冬天下

    每周更新

  2020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多數人將注意力放在財政赤字的多寡上。筆者認為,這是聚錯焦了。李克強政府2012年成立,2012-19年這八年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發展」,每份報告中平均出現了130次,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排第一的還是「發展」但是頻率只有69次,只有過去的一半多一點。接下來過去出現最頻繁的四個詞是「改革」、「建設」、「推進」、「經濟」,這次被「就業」、「疫情」、「企業」、「支持」所取代,「建設」和「經濟」排到#6、#7,「改革」的排名更退出前十。這是一份疫情下的工作報告,重點完全不同。

 

  這份疫情下的工作報導,計劃安排財政赤字GDP比率3.6%,這個數字讓不少投資者,尤其是海外投資者感到失望。的確,中國政府這次不想搞2009年的四萬億翻版,救了全世界卻自己背上一身債,至今尚未擺脫其長期副作用。

 

  但是綜合財政開支約佔到GDP 11%,其實規模也不小,各地市政基礎設施遍地開花就是證明,在水泥、挖掘機訂單飆升就是證明。應該說這是一個相對持平的預算,既要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又要維持財政平衡、預留政策空間。在這個大框架下,筆者認為有四個看點:

 

  1)北京決定不搞赤字財政貨幣化,維持央行的獨立性。這種做法與美國的政策形成鮮明對照,兩國走出不同的政策路徑。這麼做,短期央行印錢有限,人民幣金融資產升值可能不及美元資產,長期對經濟平衡和發展卻是好事。這也預示中國政府在保住就業和民生的前提下,願意允許經濟出現周期性下滑,今年對降息不要有太大的期望。

 

  2)財政支出下沉到市縣單位,增強對地方的支付轉讓,有利基層和低端消費。這次新增赤字一萬億和抗疫債券一萬億全部下發到基層,中央非剛性支出被砍了近一半,資金明顯去往基層,去往民生和新城建。這是和過去不同的打法,效果有待檢驗,不過受惠主體應該不同。

 

  3)這次不提增長目標,固然有疫情的原因,也可能以後都不再規定死增長目標。自從朱鎔基時代,增長目標是政府經濟施政的重中之重,為此投入了大量的資源,政策邊際效果卻在遞減,甚至鼓勵數據造假。GDP本位主義可能徹底結束。

 

  4)「兩新一重」值得關注,這可能是中國經濟未來的宏觀方向。兩新是新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一重指國家重點建設如雄安、交通水利工程等。中國的城鎮化建設走到這一步,需要在節奏和方向上作調整,城市舊區改造、四五線城市建設是一個方向。新基建雖然政府投入不多,但是會在政策上鼓勵民企投入,為中國率先進入數據和智能時代奠定基礎。

 

  2020年是實現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年,GDP要比十年前翻倍,經濟學家也據此認為今年增長需要達到5.5-5.7%。政府口風似乎已轉,小康社會是社會經濟全方位的目標,不僅僅是GDP數值。換言之,政府不會強求GDP翻番。如果增長動力不足,在就業和民生不出問題的情況下,政府可以接受經濟出現周期性回落。但是政府並沒有消極不作為,兩會後「地攤經濟」一夜間遍地開花,在不無限擴大財政赤字的情況下,尋找增加就業和改善民生的新路子。

 

  本文原載於今周刊,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我要回應11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7:54 PM via mobile
  • #12
  • 現已查證到,這篇演講是八年前,即2012年在多倫多大學發表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4:05 AM via mobile
  • #11
  • 王亭之亭老是國學大師...在華人世界一直享有盛名。
    亭老的生平,請諸位網友在 Google 上查閱便知。
    因此欄文章講到GDP,所以放上亭老的演講,給諸位参考。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4:00 AM via mobile
  • #10
  • 補充:亭老這篇演講是2019年發佈在網上。
    但實際演講時間應在發佈之前二,三年,抱歉查不到準確時間。

    亭老於84年成為敦珠法王的徒弟。
    法王要求亭老去較清淨的地方學佛修行。並學習藏文,梵文。
    86年亭老謹遵師囑離開香港,結束一切事業,去了夏威夷住。
    93年再搬到多倫多長住。繼續潛心研習藏文梵文及如來藏佛學。

    而為了無牽掛地專心學佛,他放棄了一切,專心佛學。
    這次回國是為了和北京人民大學合作,
    翻譯藏傳佛經,講學,及希望推廣如來藏佛學。
    也從5間著名大學收取了幾十名學生,論文要求中英雙語。

    亭老一直長住在多倫多市。只為佛學來往國內。並一切自費。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2:58 AM via mobile
  • #9
  • (13)
    這就是我們在現實生活,應用“相礙緣起“來觀察。
    我能夠適應什麼,我所適應的,你就不能適應,那我就贏了。
    所以因此一切政治經濟其實都是“相礙緣起“的應用。
    你像美國它就很成功。他繼續應用相礙緣起,
    從政治方面拿到3個制高點,“自由民主人權“。
    這樣它就是拿着制高點就可以評價。
    在經濟上,他掌握了評級公司。
    歐洲的經濟危機就是因為美國的評級公司把它們評低了,這才引發的。
    那麼這些就是他制造了給人家的相礙,
    憑著他制造了給人家的相礙,他的信用力就增加了。
    所以現在除了美元之外,真的沒有貨幣能代替它。
    衍生工具也是靠這個來維持的。
    所以我們如果不用“如來藏“的相礙緣起來看,
    就看不到整個世界大的局面。
    我今天就很簡單地講,不曉得你們大概能聽得明?
    至於我要詳細地來講,這些如來藏思想,可以講一,二年;二,三年。
    所以我們今天就到這裡結束。
    (13)

  • 引用 #8 逍遙子 發表於 2020-6-5 02:50 AM

    續(12) 所以你現在看,連菲律賓都跟中國有南海主權衝突了。 現在是幾個小的國家跟中國在南海有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2:50 AM via mobile
  • #8
  • 續(12)
    所以你現在看,連菲律賓都跟中國有南海主權衝突了。
    現在是幾個小的國家跟中國在南海有麻煩。
    那是怎麼樣呢?就是美國很曉得,中國人不想打仗。
    它因此弄一個有打仗可能的局面,中國就要退讓。
    那中國的退讓就是美國美元得到維持的一個因素。
    所以你們不要想美元馬上會貶得很厲害,不會的。
    那麼,我曾經問過中國政府的一些官員:這種局面什麼時候能結束?
    那就是中國曉得自己吃虧,還要繼續吃虧這個局面。
    他說這個局面就是中國的武力令到美國不敢跟它打!
    等於現在中國不敢跟美國打;假如變成美國不敢跟中國打。
    這樣的經濟局面就是大改變了。
    這就是我們在現實生活,應用相礙緣起來觀察。
    (12)

  • 引用 #7 逍遙子 發表於 2020-6-5 02:46 AM

    (12) 所以現在美國在經濟生產力信用這個部分,很難維持的時候, 它就越要依靠軍事的力量。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2:46 AM via mobile
  • #7
  • (12)
    所以現在美國在經濟生產力信用這個部分,很難維持的時候,
    它就越要依靠軍事的力量。
    軍事力量就有二方面,一方面是增強自己的;
    第二方面是限制對方的。所以伊朗,北朝鮮都不能做核子試驗。
    那美國就沒有限制。現在美國還可以做種種軍事的試驗。
    將來如果真的有世界大戰,恐怕不止是核子武器。
    很多國家也了解這點,所以誰都不敢打仗。
    因此,現在只剩下一條路了,我們非支持美元不可。
    所以中國其實現在是處於一個很難的狀態。
    他們曉得不想打仗,就要維持美元。
    那因此現在還是繼續把資源輸出,去維持美元的地位。
    這是唯一避免打仗的方法。
    這真是中國官員的思想,因為我在大陸跟一部分官員討論過。
    曉得他們的確是這麽想的,因為中國自己曉得,
    我們輸出美國的是資源,人工,可是拿回來的是一張紙。
    這張紙還要放在美國的口袋。
    那麼債券不准出國,還是放在美國的銀行裡。
    可是他們還是要適當地維持這個狀態。

  • 引用 #6 逍遙子 發表於 2020-6-5 02:31 AM

    現在GDP都不能適應美國了,因為美國的消費的確增長得越來越厲害, 所以因此這新的衍生工具,這衍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2:31 AM via mobile
  • #6
  • 現在GDP都不能適應美國了,因為美國的消費的確增長得越來越厲害,
    所以因此這新的衍生工具,這衍生工具叫新自由主義經濟。
    衍生工具是什麼呢?我存1元錢在銀行,理論上這1元錢是我的,
    可是現在這1元錢,銀行就拿它來發行債券。這個債券叫A。
    然後這個A再加上1元錢,可以再衍生一個叫B。
    B and A, B and 1 and B,...變成二種C and D 。
    然後再這樣組合。
    現在我們是組織成80種。
    其實它80元錢的基礎就是這一元錢。
    而且這一元錢不是銀行的,還是我的。
    我只是把一元錢放在銀行,它就變成80元,我還是一元。
    所以那時衍生工具一出,初初的時候,
    二個拿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都是這個理論。
    那麼當時,我就感覺到已經危機很大。
    不過美國人說,你放心,我們有辦法把它維持下去。
    那結果,現在就維持不下去了。從80倍來說,就維持不下去了。
    這個在中國叫“空手套白狼“。從廣東話來講,就叫打“空手道“。
    所以現在美國在經濟生產力信用這個部分,很難維持的時候,
    它就越要依靠軍事的力量。

  • 引用 #5 逍遙子 發表於 2020-6-5 02:24 AM

    (11) 所以整個GDP來其實比較,中國是很吃虧的。 中國一元錢就是一元錢,在美國一元錢已經變成4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2:24 AM via mobile
  • #5
  • (11)
    所以整個GDP來其實比較,中國是很吃虧的。
    中國一元錢就是一元錢,在美國一元錢已經變成4元錢,5元錢了。
    所以弄一個GDP就把生產力的折現轉化了。所以美國GDP代表經濟就很高了。
    我曾經跟美國的一些財經界的人交往過。
    當時他們初初改GDP時,我們吃晚飯聊天。那麼我就開玩笑了,
    我說增長GDP非常容易,我出一個點子給你,馬上增長100%!
    他們就問我,你怎麼樣出點子?我說:全國都離婚!
    如果全國都離婚,那麼GDP經濟的運轉肯定增長一倍都不止!
    他要賣房子,買房子,律師費等等,等等... 後來他們想,倒是真的。
    那我說:跟生產有什麼關系?
    所以當時拿諾貝爾獎金的人,提出用GDP;我一句話其實已把他打發了!
    所以當時有一個美國很大的期貨商人,就跟我講了,
    他說你應該拿一個諾貝爾獎。 (待續)

  • 引用 #4 逍遙子 發表於 2020-6-5 02:16 AM

    我這個杯賣給他,他再賣給他,他再賣給他, 所以這一元錢的杯子就變成4元錢了。 我賣給他,他賣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2:16 AM via mobile
  • #4
  • 我這個杯賣給他,他再賣給他,他再賣給他,
    所以這一元錢的杯子就變成4元錢了。
    我賣給他,他賣給他,他賣給他,是消費國的現象。
    如果生產國就沒有這樣了。生產國生產一個杯,就是一元錢。
    到消費國就可以變成4元錢了。那因此美國的經濟學,就發展了。
    發展成 supply side , demand side .
    那麼生產國當然是 supply side ,例如中國。
    然後 demand side 當然是美國。
    所以整個GDP來其實比較,中國是很吃虧的。
    (10)

  • 引用 #3 逍遙子 發表於 2020-6-5 02:11 AM

    王亭之亭老 即 談錫永上師應邀於多倫多大學演講 2019.10.28.發佈 (10) 例如現在整個世界的問題,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逍遙子發表於 2020-6-5 02:11 AM via mobile
  • #3
  • 王亭之亭老 即 談錫永上師應邀於多倫多大學演講 2019.10.28.發佈
    (10)
    例如現在整個世界的問題,就是經濟問題。
    這經濟問題如果弄得不好,可能弄出戰爭出來。
    我們看,有什麼主要因素,是對這個貨幣有相礙的。
    其實很簡單,就是對貨幣的信心。
    信心從哪裡來,就是從實力來。實力可以分二方面:
    一個是軍事的力量,一個是生產力。
    所以生產力夠了,軍力夠了,這就有實力,有信心,這貨幣就成強的貨幣。
    所以整個貨幣的相礙緣起,就是這麽一回事。
    我們先看美元,美元起初,它的生產力和軍事力量都不是這麽特出的時候,
    他們就另外找一種力,就是金本位。
    所以因此在美元上面印 by gold we trust .
    那時候是1安士的黃金是35美元,是固定下來的。
    那這樣發行的美元就有限制了。那怎樣打破這個限制,發行更多的美元呢?
    那麼就要打破金本位。那麼美元就變成 in god we trust .
    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是靠這二個了。那麼生產力怎麼樣來算呢?
    以前我們算的是:你生產這個杯是一元錢,你的生產力就是一元錢。
    現在改GDP了。GDP就是貿易的數字。 (待續)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