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015
要普羅大眾信徒看得懂
畫的故事在宗教畫中用得很多,在歐洲博物館隨處都可找到類似主題的畫作。聖經新約四部福音中,只有路加有記載;路加福立第二章第二節:「…分娩的日期滿了,便生了她的頭名男兒,用繈褓裹起,放在馬槽裡,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在那地區有些牧人露宿,守夜看羊群。有上主的一個天使站在他們身邊,上主的光輝環照他們,他們便非常害怕,天使向他們說:「…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默西亞。…你們將要看見一個嬰兒,裹著繈褓,躺在馬槽裡。」
畫中將文學因素都呈現出來;聖母兩眼望天,嬰兒如村童,紅衣農婦面露不知發生何事的反應,年青的牧人也一樣有種無法解釋的疑惑。天空中有位天使在滑翔中,山上還有人影。裡貝拉用強烈的色調將觀看者的目光集中他要我們看的地方。裡貝拉是17世紀西班牙非常重要的畫家,但25歲開始移居義大利那不勒斯王國,當時仍屬西班牙帝國統治。他簽名喜提自己是西班牙人,屬羅馬學院畫家。他的畫都是以宗教內容為主題,旨在鼓動信仰熱忱。
畫史一般將裡貝拉歸納在「巴羅克」一群。但這標韱很不清楚,同一詞有指音樂及畫甚至建築。許多這些名詞,傳得多就走了樣。有位歷史學家說過:「翻譯如紅酒,不宜遠遊。」
巴羅克藝術一直受到不公平待遇,直至到19世紀由Heinrich Wolffin之後才逐漸將「巴羅克」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處理,減少貶意。
西班牙的畫雖是重要,但在王家收藏不多,羅浮宮博物館開館(1793)時只得7幅。王家收藏多以義大利畫作為主,這可能涉及品味問題,也可能社會氣氛逐步走入世俗化,對宗教題材濃的畫作疏忽。
巴羅克藝術曾跟耶穌會的反新教運動曾有個一段輝煌影響力,延伸到南美及新的傳教區,包括澳門。
隨著西班牙帝國的衰敗,巴羅克也失去活力。隨之而起是新寫實主義及浪漫主義。
這幅聖母的藍袍經常在腦海浮現,整幅畫的戲劇性及人性倍增它容易跟人親近,信徒或非信徒不成問題。
我一邊在改這篇文,一邊聽中世紀的隱修院修士詠唱的額我略曲,畫的旋律不用力地帶我沉進現已退色很久的一種難以描述的強烈宗教感覺。藝術的力量不得不承認!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