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18/03/2020Text: Helena HauPhoto: Helena Hau

李繼忠個展「通向深海的狹道」:重述主流歷史以外,香港難民於南石頭的故事

 

「籠中鳥 難高飛

不食味粥肚又饑

肚痛必屙無藥止

一定死落化骨池」

 

  這首打油詩流傳自1942年間,唱的是著名歷史事件「南石頭大屠殺」中,成千上萬的粵港難民被關押在南石頭的經歷。那年,香港淪陷不久,日軍藉缺糧實施「歸鄉政策」,欲將香港人口減半,以緩和人口壓力帶來的管治成本,確保前綫補給;因此成千上萬的香港人分別由香港乘船至當時的廣東(現廣州),但他們不知道,等著他們的是何等命運。

 

  初聽這首詩,是在本地藝術家李繼忠的個展「通向深海的狹道」、一個名為「演歌歌者」的錄影作品。螢幕裡,一位日本白髮老先生坐在有椅背的座椅上,在緩和的伴奏下以日文演唱此歌,而螢幕下方的白牆,則以中文印著此詩。

 

 

  藝術家李繼忠擅以歷史檔案及文獻為靈感,通過翻查資料、文獻、實地考察和採訪等一系列研究,追溯舊時歷史,再以錄像、雕塑、相片、裝置等媒介去講述主流論述外的故事,向觀者呈現事件的不同面向。他的作品通常以年來計算,這個以「遷移」為題材的最新展覽「通向深海的狹道」是五步曲之中的第二部,以「南石頭大屠殺」為主軸,深入探討日軍佔領後,一群因「歸鄉政策」被遣返至廣東的難民在南石頭難民收容所裡發生的故事,以及「華南防疫及給水部隊」,又名「波8604部隊」在他們身上進行的一系列細菌和活體測試。

 

第三部:演歌歌者 | 單頻錄像 | 1分45秒

 

  「演歌歌者」是展覽中五件展品的其中一件,約莫1分鐘,而這首詩亦是李繼忠在日本做駐場藝術家時得知的。初時,他以為這是日本人諷刺難民的一首詩,他嘗試尋找並接觸一些唱老式演歌的老先生,想讓他們演唱此詩去重述故事,或許是這段歷史背後的不光鮮,大部分人都拒絕了,只有一位老先生願意演唱。他帶著錄影回到香港,在更多的歷史研究下,才發現這首詩的原版原來是廣東話;他表示,在這件作品存在著對歷史的錯誤判斷,同時又產生了一種新的連接。

 

第三部:演歌歌者 | 單頻錄像 | 1分4秒 

 

  這個展覽是一個研究,更是一場歷史回顧,除了文獻、檔案、報紙、資料的研究,李繼忠在分享會中提及,每次回看這些大事件,他都特別留意事件中的持份者,如受害人、在受害人附近的人或旁觀者、施暴者和最高的掌權人,所以在他的作品裡,會有很多「人」存在,以及他們怎麼看待事件。

Fall in Fall

You May Also Like
#Art & Culture #通向深海的狹道 #李繼忠 #個人展覽 #歷史藝術 #歷史研究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