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2017
杯中物的時尚天橋—LONDON DRY GIN
時裝風格、生活品味、文化學養,三者環環相扣,實在難離難捨,愛時裝的人也愛音樂、愛電影的人也愛文藝、愛唱酒的人也愛咖啡…到最後大家都在說同一種語言。過去一世紀的英國倫敦,在時裝界有著領導地位、音樂界孕育出Punk Movement、電影界捲入了New Wave Cinema…談到餐飲界的重要貢獻當然是London Dry Gin,由醫療藥用酒發展成享譽國際的英國酒,一路見證倫敦在世界潮流的領導地位。
一般人接觸到Dry Gin(英國的氈酒不像荷蘭的那樣甜,所以叫Dry),不外乎是在英國餐廳用膳時點的餐前酒、到酒吧時點的Gin & Tonic、或是cocktail party常見的Gin Martini,氣味獨特而個性鮮明,這種非常「倫敦」的烈酒在18世紀曾導致縱慾腐敗的時代、被基層當作食用水般消耗,但到了20世紀卻發展成紳士優雅的餐前酒、高級雞尾酒的重要材料,全賴倫敦的酒廠不斷改良、執著製作高品質的London Dry Gin。
當中最廣為人知的為1863年創立的Beefeater London,至今沿用當年的古法秘方於倫敦市內的廠房釀酒,其首席蒸餾酒師Desmond Payne早前來港授課,筆者有幸赴會、見識其50年的釀酒經驗,剖析過中細節、分享文化知識,親身感受London Dry Gin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如果喜好Single Malt Whiskey是欣賞其直接、率直個性,那麼Gin的美麗就是在於其神秘、複雜性。當日Mr. Desmond Payne帶來了多種調製Gin的植物藥材,從關鍵的杜松子到常見的果皮都帶有各自的淡麗氣息,拼湊起來就能組成複雜的酒體靈魂,品嚐時會先經歷生果植物、再到頂峰的杜松子,背後還散發著丹寧及茶葉味(例如Beefeater24),就是"Complexity goes through a range of flavors"。
活動上筆者有幸學習調製一杯Gin,難度當然是比想像的高,即使小量加入材料能逐步微調,氣味平衡依然是極難掌握,因為釀酒師不能邊調邊喝(否則每天工作皆充滿醉意),只能依靠嗅覺調味,試想像每天要對著不同植物並以嗅覺調配出一樣的Gin是何等抽象的事情,實在是非常倚重經驗及學問的一門功夫。
當日還有世界冠軍調酒師Timothy Ching演釋其得獎作品"Please Sir I want Some More",取名自Oliver Twist的經典台詞,此等高水準的雞尾酒當然對咸、甜味有著出色的平衡掌控,而自家製的syrup更是帶有classic cocktails的手功色彩(傳統不會使用合成或濃縮汁液),製作過程的動態及戲劇性更是一門視覺享受,構成一杯充滿靈魂、倫敦氣息的雞味酒,創意地把London Dry Gin從過去帶進了現在、未來。
活動選址上環Bibo,很值得推介的酒吧餐廳,帶點私人空間的隱蔽格局,滿佈後現代藝術品及裝置,強調"Street art meets fine dining"。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