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1/2020
愈痛、愈愛、愈離不開,也許我們都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
剛過去的周末,G與男友慶祝拍拖四周年,「明年今日,我們還會在一起嗎?」她暗暗自忖。
同樣的問題,她每年都問一遍。戀上別人的丈夫,令她長期活在患得患失的狀態,明知這段戀情沒有將來,卻仍然希望過一天算一天。
G不是一開始就存心摻入對方的家庭,只是這個傻女孩跟男友談了半年戀愛,才憑一些蛛絲馬跡發現第三者的存在;無奈,戲劇性的答案是,男方早有家室,真正的第三者是G本人。
謊言被揭穿了,男方用公式的台詞向G解釋,大致是甚麼與妻子沒有感情,為了子女才被逼綁在一起;G對於這些藉口沒有感覺,倒是因為男友最後一番話令她決意留下來……
「是我不好,我沒資格請求你原諒,但我對你的愛是出自真心的,謝謝你曾經出現在我的生命裏。」那男人說。
一招以退為進,不單令G心軟,甚至令她更加珍愛這個隨時會被元配奪回的人夫。「他有他的苦衷,他生於單親家庭,所以希望子女有個完整幸福的生活環境,而且他太太也沒甚麼大過失,這才令他就算覺得感情淡了也不好意思提出離婚。」G說,「某程度上,他也算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否則他會對家人狠心的話,將來對我也一樣會棄如敝屣;這四年來,他確實是盡心地平衡家庭和我的比重,雖然他也有過心好累、想放棄的時候,但我真的真的不想再失去他,就算看不清未來,我還是想愛到最後,就看看我們可以走多遠。」
G令我想起那些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人,這個心理學現象的起命源於一宗銀行劫案。兩名歹徒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搶劫一所銀行期間,挾持了四名銀行職員作為人質,與警方對峙五日後,歹徒最終決定投降。然而,與歹徒相處了合共130小時的四名人質,在過程中竟對挾持他們的人生出憐憫之情,後來不單拒絕出庭指正歹徒,甚至更與他們成為好友。
或許人質看到了歹徒仁慈的一面,也可能是明白到他們只是為世所迫,但亦有機會是人質大腦啟動了自我防禦機制,作出心理認同去減輕被威脅的驚恐。
當被害者對加害者產生了同情、諒解等特殊情感,或是認同對方的某種觀點,被害者便很容易作出相應配合。就如G一樣,明明被欺騙感情,卻真心相信男方是有逼不得已的隱衷,然後自願留在他的身邊,成全他的謊言。
疑似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就只得第三者嗎?當然不是,你和我大概曾經都為傷害我們的人辯護過,莫論任何身份關係,我們根本不願離開那個挾持著我們的心的歹徒。
這四年以來,所有人都勸過G別錯把年華押在沒結果的感情上;然而G有她的想法:「既然終將失去,為何不把最美好的自己奉獻給最愛的人,說不定將來會出現變數,或許有日他的妻子厭倦了,會先提出離婚呢?我只不過在等一個機會而已。」
結論是,你沒法叫醒一個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人。
【你點睇?】有學者倡60至65歲以下長者之2元乘車優惠,設每月補貼上限700元,你點睇?►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