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31/03/2016

體驗女性柔美的姊妹飯節與漁民傳統的龍船節

  苗族的許多節日和男女談情說愛有或多或少的關係。黔東南台江縣一帶的姊妹飯節(又叫姊妹節)更是典型的「情人節」,充滿溫馨浪漫的色彩。  

 

姊妹飯節——藏在花蕊裏的節日

 

  第一次過姊妹飯節,是我在黔東南州參加的第一個苗族節日,印象格外新奇。

 

  四、五月之交,即是農曆中旬,我專程飛往貴陽,然後乘汽車去黔東南自治州的首府凱里,過一宿,再由朋友開車送到台江縣。那時的貴州,還是中國大地上交通最不方便的地方,果然是「地無三尺平」。不過,慢悠悠的顛簸卻讓我能醉心地欣賞貴州高原的山野風光。時值油菜花開滿田野的季節,遍地金黃。未到台江地界,已看到成群結隊的苗族人穿行在花海中,人們都身穿盛裝。特別吸引眼球的是苗女的服飾,極其精美的苗繡布滿全身,頸項、手腕、頭上銀光閃閃,這行頭,怎一個「花枝招展」了得。她們有那樣多的銀飾,怎麼能說「人無三分銀」呢?

姊妹飯節是女性的節日,節日時苗族婦女打扮得花枝招展,從各村寨走向會場參加盛會

姊妹飯節是苗族的「情人節」,苗族姊妹們舉起五彩的姊妹飯翩翩起舞

  進了縣城,我自襯是「大鄉里入城」,為滿城華裝麗人和節日氣氛驚奇不已。

 

  開幕式在寬闊的廣場展開,載歌載舞分外歡樂。看得出這節日主角是女性,尤其是姑娘們,真正是「姊妹節」,男人只是為她們吹蘆笙伴奏而已。有些翩翩起舞的苗族姑娘還捧著一籃彩色米飯?原來,這些彩色米飯就是「姊妹飯」。

 

  我弄明白了。每逢農曆三月十五,台江的苗寨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五顏六色的姊妹飯,歡天喜地地過姊妹飯節。

 

  既是姊妹節,婦女便享有被寵待的特殊地位。尤其是雲英未嫁的姑娘,家裡人要為她備好酒肉和姊妹飯,供她款待情人和朋友。如果有後生來作客,會得到姑娘的熱情招待。臨別時,小夥子會向姑娘討姊妹飯,姑娘便用籃子盛滿姊妹飯送給他。這飯籃子裡,往往會藏入了姑娘心中的暗示標誌——「謎子」:如果藏的是松針葉,即是示意小夥子要用繡花針和絲線酬謝姑娘;如藏有勾刺,表示願長相廝守不分離;如果藏的是一對筷子或紅花瓣,那就是叫小夥子快點張羅把自己娶過門了;如果飯裡藏的是辣椒,就是告訴小夥子彼此不合緣,不必徒費心機了。姊妹飯有如無字的情書,撮合了無數美好姻緣。

 

  節期由三月十五、十六連續,有的還過到十七,兩三天裡,除了聚餐吃姊妹飯外,還要吹笙踩鼓,男人則進行鬥牛、賽馬、鬥鳥等活動。

苗族少女的盛裝打扮,渾身「堆」滿銀飾,華麗非常

外來的客人要喝下這「攔門酒」,才能進寨子過姊妹飯節

苗族人與客人們一起載歌載舞,盡情歡樂

  踩鼓其實是一種苗族群舞。主角當然是女性,她們圍繞著一個很大的牛皮鼓,踏著敲鼓的節奏,在蘆笙伴奏下緩慢地舞蹈。踩鼓常是日以繼夜,晚上就點起篝火,有時男人們還會在外圍舞龍助興。

 

  我在縣城參加開幕式後,又觀賞鬥牛、鬥鳥,第二天就到台江縣施洞鎮去,那裡的姊妹節民俗活動更加地道。

貴州東南部苗族的服裝非常精美,尤其是那一身銀飾,令人不知為何說貴州「人無三分銀」

台江縣反排部落的苗族舞蹈非常狂放,被外界稱為「東方的迪士科舞蹈」

最令男人們激動的還是鬥牛,這兩頭牛勢均力敵鬥得難分勝負,要人們強行拉開

  接連幾年,我一次又一次去過姊妹節,還帶攝影旅行團去採風。然而後來,貴州的交通大大改善,高速公路通車了,姊妹節漸漸「與時俱進」,雖然苗族的活動形式還在,但味道不太一樣了,縣城會場上竟然搭台唱起了流行曲。

 

 龍船節——千槳齊飛勢如排山倒海

 

  台江縣施洞鎮不但是姊妹飯節的發祥地,這裡的苗族龍船節也很有名。我在這裡領略了真正的黔東南龍舟競渡。

 

  與漢族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劃龍舟有點相似,黔東南清水江畔的苗族人在農曆五月廿四至廿七這四天過龍船節。這節慶苗語叫「甕」,意為劃龍船,或叫「婁甕」,意即:「吃龍肉」。

 

  苗族龍船節的起源與端午節不同,是源於苗族的傳說。

 

  相傳有一個名叫保的苗家漁民,有一天他帶著獨子下河打魚,突然風雨大作,一條龍躍出把他兒子拖進龍洞,於是保潛進龍洞救子,卻發現惡龍已把他兒子殺死。阿保決心為子報仇。他放火燒死龍,龍洞的煙霧彌漫了九天九夜,使清水江一帶天昏地暗。直至有一天,一個婦女帶著孩子到江邊濯衣,孩子拿了母親的捶衣棒,在水裡邊嬉戲邊念:「咚咚多!咚咚多!」,天上頓時雲消霧散,太陽再出來,被燒死的惡龍浮現在水面。各寨的人知道後便趕到江邊分龍肉,殺龍的保分得龍頭,施洞分到了龍尾。

盛裝的苗族小孩

  後來死去的龍託夢給苗人,叫他們行好,用杉樹仿照它的身軀造成舟,在清水江一帶劃上幾天,祂就能興雲作雨,保人間五穀豐登。苗民們做幾隻龍船,一邊劃船一邊打鼓敲鑼發出「咚咚多、咚咚多」的響聲,果然天降瑞雨,於是各寨紛紛仿效。各寨互相協商劃龍舟的日子,最後決定平寨於農曆五月二十四日劃船,塘龍在二十五、施洞在二十六日,這個次序一直傳世至今。

 

  苗族的龍船很特別,船體很長,分母船和兩側子船三部分,是用整條杉木掏空而成,被稱為獨木龍舟;裝上雕刻精緻的五彩龍頭後,顯得格外神氣。

 

  施洞鎮在農曆五月廿六日舉行隆重的龍舟競渡,清水江兩岸人山人海。槳手們都是站立划槳,他們頭戴插有鳳尾銀片的馬尾斗笠,身穿紫黑油亮的苗族盛裝,非常威風。

清水江上的獨木龍舟賽特別激動人心

每艘獨木龍舟都有一名鼓手,他也是龍舟的指揮人;還要由一名小男孩扮成苗女負責敲鑼

  全船的指揮——鼓手端坐船頭,還要由一名小男孩扮成苗女負責敲鑼。槳手們弓步兀立在船上,並肩排列蓄勢待發,只聽銃炮一聲轟響,立見千張橈槳齊飛,十幾隻龍舟像箭一般在江上破浪前進,勢如排山倒海;兩岸的人喊聲雷動,群情鼎沸;那場面,實在壯觀感人。

 

  除了龍舟競渡外,江岸上還有踩鼓、吹笙、賽馬、鬥鳥、鬥雞等活動。最後,各村寨都大排酒席,一方面酬謝槳手和大家的支持,一方面通過聚餐互祝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龍舟節的一對苗族母子,小孩的銀頭飾有一圈精緻的佛像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Fall in Fall

More on Travel & Din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