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7-10-13

把握機遇 迎好而上 大力投資香港

  特首林鄭月娥本周三宣讀其首份施政報告。由破紀錄長達4.9萬字的文本,到施政報告內巨細無遺的惠民措施,充分反映出這確是一份充滿正能量,對市民有愛心、對經濟有雄心、有宏圖、有願景的施政報告。

 

 

 

  今次的施政報告展現了林太的「三新」(管治新風格、政府新角色、理財新哲學)及提升置業率的願景。其實首任特首董先生想幫港人圓置業夢,提出把置業率在10年間(即2007年)大幅提升至70%。20年後的今天,我們才明白這是多麼對的一個願景!可惜後勁不繼,未能達成。到今天,林太再次有膽識地提出「置業主導」的房策方向。提出積極態度 成發展轉捩點

 

  筆者認為,這種提出明確願景、目標的積極態度,絕對可以是未來5至10年,香港一次過追回區域發展已落後對手了很多年的轉捩點!過去多年香港對很多社會經濟的重大議題都以「駝鳥政策」應付,很多事情在議會空談,卻欠缺資源落實。林太的施政報告正預示,香港將急起直追、落地惠民!筆者希望,香港人因為見到政府的決心,亦因此對老中青三代、以至香港的未來重燃希望,積極支持政府施政!

 

  就以支持創科發展為例,本來要在這個環球經濟新引擎得舞台上爭一日長短,須知道創科世界日新月異,諸如Facebook、蘋果iPhone這些全球十大企業的劃時代創科產物面世/興起還只不過短短10年,而其眾多競爭對手已一一被淘汰。大家亦未必記得,曾經手機界的一哥摩托羅拉,其領先市場的技術,正是源自誕生於大埔的Dragonball Project,至今已是20年光陰。又例如,由20年前的八達通、到10年前香港使用指紋過關(e-道)的技術,其實早就可讓香港實行電子支付,邁向「無現金社會」,只不過監管機構和政府部門有所顧忌,否則全球第一個「智慧城市」,早是20年前的香港!可幸的是,若港深兩城能充分合作、互補長短,香港的創科發展仍大有可為。

 

  施政報告對創科的財政支援絕不手軟︰訂出5年內把研發開支佔GDP比例增加逾倍到1.5%,若全數是政府付出,推算等於逾200億元的額外開支!雖然這目標仍低於新加坡的2%、深圳的4%,但筆者相信,對有志創科年輕人的鼓舞作用,猶如令溫度由寒冬變初夏!還有,企業首200萬研發開支可獲300%扣稅額-相比之下,香港的勁敵新加坡的相應數字也只是200%,充分反映政府理財不再只守著盈餘不作為,改為主動積極、大力投資,為香港的經濟增長助燃。

 

自身優勢巨大 應該積極推動

 

  香港還有不少全球首屈一指的優勢︰例如,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的競爭力報告中,香港排名上升3位至全球第6,其中更評本港的基建水平全球最好。世界銀行的「法治」指數,香港在215個地方的排名,由1996年的第68位,一直上升至2015年的第11位,比英美都要高。香港的動人魅力還不止此,騰訊主席馬化騰說,不少他從矽谷聘來港工作的員工,馬上便被香港美食打動,說不要回矽谷了!因此,筆者相信仍可趕上創科大潮,為我們「十項全能」多加一項。

 

  林太形容施政報告是「有決心、敢創新,努力做到無微不至」。此言非虛,施政報告涵蓋的措施,由惠及200萬港人的交通補貼,到幫助在職貧窮的優化版「低津」,到偏遠地區家庭的寬頻上網,以至不常見病的患者,雨露均沾。至此,有人擔心施政報告大灑金錢,會否影響財政可持續性,導致赤字?筆者認為這百分百是過分憂慮。單是過去7年,計及一次性派糖和注資基金的款額,港府實際錄得的盈餘達8,000億元。事實上,過去7年政府收入佔GDP平均高達22.9%,相比開支則只佔17.4%,兩者相差5.5%的GDP或約30%的政府開支。這亦貢獻了今天過萬億的財政儲備,足夠支撑政府完全沒有任何收入,仍可運作超過兩年!

 

  很粗略地作比較分析︰今天西方發達經濟體公共債務普遍高達GDP的150%,香港不單沒有債務,現時財政儲備加上金管局的累計盈餘更達1.5萬億,等於GDP的60%。即使香港每年出現象1998至2003年期間、每年平均3%GDP的嚴重財赤;進一步極端地假設這3%的財赤持續,也要另外50年香港才會像今天的發達經濟體般負債150%。

 

應做而不去做 產生深層矛盾

 

  這還未計及,香港坐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外滙儲備的中國高速增長帶來的結構性機遇。而是明明庫房有錢、社會經濟又有急切需要,卻偏偏沒有作相應的投資,自製社會問題和矛盾。相信以上數字,足以說服任何對香港財政狀況有所憂慮的人。既然社會上長期有需要,只是過去用「審慎理財」作藉口來遮掩無決心、不夠膽投放資源!

 

  過去10年,外滙基金累積回報率只有15%,相比同期通脹達35%,實質回報其實是負20%,表現一塌糊塗!林太所提出的措施,不是漫無目的地亂花錢,而是對社會經濟的實質投資,回報肯定倍數高於別國的金融產品!如培訓一個創科人才,可帶來一世人的稅收基礎!

 

  香港的情況正是有太多事應做而沒做︰過去10年香港的造地規模比之前10年大跌9成,才陷入今天缺地缺屋的困境;過去18年我們連一間大型公營醫院都未見落成,才令每次流感高峰期,前線醫護都百上加斤,醫療體系瀕臨崩潰。但同時,我們的財政儲備連年積累,到今天突破1萬億元,但社會問題如公屋輪候冊、醫院專科診症排隊、深層次矛盾、民間疾苦,同樣亦破盡紀錄!

 

空有巨額盈餘 無助社會解困

 

  驟眼看,庫房財富和社會問題似乎可以相互抵銷,即使明明有錢卻「應使不使」,整體風險看似仍保持低企。背後的假設,是日後使的錢仍可以解決問題。但關鍵是,有些問題遲了應對便無法解決,例如造地停頓了15年,今天政府「追到氣咳」都未必追得到。又例如,澳門政府財力雄厚,足以連年派錢,但沒有對基建作出足夠投資以維護和更新,結果面對颱風吹襲,造成無水無電,無論儲備多豐碩也是徒然!由此可見,窮得只有錢的地方,其是正是最危險的地方!

 

  筆者期盼,有志創科的年輕人仍抱有希望,日後讀工程、純科學的同學們,不用轉行賣金融產品;也期盼有意成家的年輕人,置業立室不再是夢!只要我們迎好而上,適切地投資為經濟助燃,為社會解困,把握好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機遇,香港5至10年內超倫趕紐!

 

 

轉載自: 晴報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盛衰關鍵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林鄭月娥 #施政報告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