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3-24Text: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Maira Qamar,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李君兒

瘟疫下港人的「反佛系」自強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蔓延至世界各地,世界衛生組織亦於本年3月11日把其定性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回想起新冠首輪襲港時正值農曆新年,當時全球媒體蜂擁報道港人排口罩、搶廁紙的恐慌場景,對於香港能否團結抗疫實在不甚看好。今天,相似的情況在歐美被廣泛報導,似曾相識的情節,港人驀然回首大概百般滋味在心頭。

 

 

  對外,我們與疫症最初爆發之地不過咫尺之遙;對內,本港醫療系統亦一直岌岌可危。誰會想到不足兩個月後,本港與其他地區相比,確診數字未見突出,令世界出乎意料。在外憂內患的抗疫路上,一直走得比國際更前的香港,到底能提供甚麼前車之鑑?

  

 

眾志成城 化危為機

 

  港人抗疫的故事值得深思,因為我們本是輸在起跑線的。本地醫療系統長期處於瀕臨崩潰的狀態,緣在於我們仍未能擺脫偏重以醫院為中心的傳統思維。基層醫療發展緩慢、私營醫療服務又非人人能夠承擔,以致公營醫療服務供不應求,加上醫療人手長期短缺,服務輪流時間有升無減。原本我們的前線醫護人員已工作於水深火熱中,尤以公營醫院為甚,疫情之爆發簡直是在傷口上灑鹽,醫護能否充分應對如此重大公共衛生危機難免成疑。

 

  儘管我們的醫療系統千瘡百孔,但自年初第一宗本地確診新冠病例至今,香港還是勉強能站穩腳步,尚未達至武漢、意大利和伊朗般疫情嚴峻,箇中玄機在於社區。當然港府果斷停課和隔離措施等政策應記一功,然而不少醫學界專家亦指出,置身於各方面均銜接不佳的醫療制度中,我們更需要加大力度、善用社區資源以彌補缺口。經過2013年慘痛的沙士一役,港人亦深明社區由下而上應變的重要性。首要由自身做起,簡單如保持個人衛生、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群體聚集、有需要時儘早尋求醫療協助等良好習慣,對減輕公營醫療負擔有著長遠效益,亦是大部分港人持之以恆的抗疫方針。

  

 

  而當有心有力的個體團結起來時,更能收聚沙成塔之效。當社會被無力感籠罩,為抗疫而誕生的社區企劃和互助同盟就如一股股暖流,為擔憂的港人打下強心針。例如由六個非政府組織,包括香港醫務行政學院和香港創新醫療學會等推行的「社區臨時藥物補充計劃」,透過指定私家診所,為因疫情而未能到醫管局門診覆診的長期病患者,提供短期藥物補充。另外,致力推動健康平等的民間組織「醫護行者」則伙拍由前綫醫護、港大醫科生和畢業生組成的「民間防疫小隊」,為本地低收入家庭和少數族裔提供防護裝備和健康推廣。新成立的社會企劃「MasHKers本土好罩」更是打鐵趁熱,在坊間買口罩的熱潮中,推出「買二捐一」慈善計劃,就著每項交易而捐出口罩予病人團體,如香港復康力量和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等,為抵抗力較弱的病友加強支援。

 

長遠視野 成就系統應變力

 

  正如《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和國際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的文章強調,香港是次抗疫重心在於強大的公眾意識。其實個人行動和政府措施同樣重要,當醫療系統未臻完善,社區力量若能及時成功「補位」,便能為脆弱的系統提供額外支援和護理途徑。

 

  新冠疫情日漸反覆,隨著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描述的第三波爆發,本星期起政府再一次暫停非必要或緊急服務,公務員重新啟動在家工作的安排,而政府亦加強呼籲市民減少外出,嚴守個人衛生。此刻唯盼市民能律己以嚴,保持身心健康,社區繼續積極發揮互助精神;而長遠而言我們必須加快醫療改革之腳步,由醫院為中心轉至以社區為本、以基層醫療主導的綜合醫療系統,使本地醫療與社康護理間的整合儘快到位,以更佳姿態應對未來的公共衛生挑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政策.正察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抗疫 #醫療系統 #新冠肺炎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