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6
港人收入的差距稍有縮減
上周五統計處發表關於香港住戶收入分布的報告。這報告的數據來自2016年的人口普查,其主要推演結果是香港貧富收入的差距在2011至2016年間有輕微縮窄,但可惜香港的一些傳媒根本不懂解讀數據,又或認為貧富差距減低並不夠煽情,所以只好以訛傳訛,硬說報告結果顯示貧富差距正在擴闊,胡混交差了事。
量度收入分布有多種方法,在港比較常用的是所謂的「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港譯「堅尼系數」,其實是錯譯,因Gini是意大利名字,不能用英文的發音)。此方法好處是十分簡單,收入完全平均,則系數為0,收入全部集中在一人手中,則系數為1。一般而言,此系數愈高,則被解讀為貧富差距愈大,但其實這也不盡然,當大量貧民脫了貧,收入有所提升時,「基尼系數」也會提高。由此可知,「基尼系數」升高不一定是壞事,但這裏我依然從俗,假設政府的政策目標是降低「基尼系數」。
分析數據基礎 應計算福利政策
但就算我們沿用「基尼系數」,也會立時碰到一系列量度收入或財富的問題,若用錯了數據,只會使大眾錯誤解讀情況,政府政策也會被扭曲。
第一個問題是應該用某人擁有的資產,或是用其收入,還是用其每月的消費額來量度貧富?這問題不難解答,資產總值的數據十分稀缺,甚至不可靠,不能用,剩下來的問題是應該用收入還是消費額?我相信兩者俱可用,所得結果可互相印證。
第二個問題是該用個人的就業收入數據,還是用住戶家庭的收入作基礎。用個人數據較為不妥,因沒有就業的人士,如家庭主婦等,收入可能是零,但他們並不一定貧窮。用住戶數據可避開此問題,但住戶有大有小,人多的住戶的收入若與人少的住戶收入一樣,前者的成員顯然比後者貧窮,所以我們若以住戶為收入的單位,便必須因應住戶的人數而對收入加以調整。
第三個問題是不同人等繳稅數額不一樣,享受到的社會福利(如公屋、醫療補貼等等)也不同,有需要為這些項目加以調整後才比較各人收入的差距。換句話說,貧富差距的量度要著眼於不同人等實際可得多少消費。
統計處自2007年起,每5年發表一份收入分布的報告,而這報告也盡量兼顧上述問題。若是完全不理會上述問題,只簡單機械地計算未經任何調整的住戶收入數據,香港的「基尼系數」從2011年的0.537增至2016年的0.539,香港部分媒體也只是誤用了這結果。但這顯然是錯誤的,一個要納貴租、住劏房的人收入可能比住公屋的稍高,但前者真的比後者富裕嗎?統計處把稅收與福利都考慮在內重新估算「基尼系數」,其付出努力值得肯定。
樓價更應關注 人工智能衝擊大
統計處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算出,2011至2016年,一人住戶數量上升15.6%,二人住戶數量上升11.4%,但五人住戶下降了13.3%,六人或以上的則下降了8.3%。由此可知,住戶人數愈來愈少,更有甚者,人數較少的住戶中,相當大的比例是由無甚收入(但不一定無資產)的退休長者組成,我們若對住戶人數多少都一視同仁,不加調整,得到結果便會充滿誤導。統計處對此倒是有盡其責任,它把住戶收入除以其人數得出人口平均住戶收入,用此再算出「基尼系數」,果然發現此系數從2011年的0.507下降至2016年的0.499。若再把稅收及福利轉移的影響也計算在內,則「基尼系數」由2011年的0.431降至2016年的0.420。
從這些結果可知,粗糙地量度的「基尼系數」有輕微的增加,只是因為它把一個人賺1萬元與十個人共只賺1萬元都視為有同等收入。一經對住戶人數作出適當調整後,「基尼系數」便應聲下跌。部分不明白實況的人以為香港一般性地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其實是一種誤解。
統計處的報告也另有一些有趣的發現。我們素來知道香港貧富差距高企,但並無惡化,不過,卻少有人知道原來世界不少大城市的「基尼系數」都與香港相若,例如紐約是0.551、芝加哥是0.531,此種現象值得探討。
我們若關注未來貧富差距的走勢,應多留意樓價對港人購買力的影響,有樓與無樓之人的差別。此外,人工智能快將迅速殺至,對不少職業都會有巨大衝擊,有不少人會失業變貧,不可不察。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