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4
保釣、國慶與香港暴亂
今年春天,科大同事張東才教授告訴我,清華物理教授吳國禎正發起海外老保釣在國慶時回國參觀慶祝,問我要不要參加?我說保釣運動開始時我仍未赴美讀書,雖然我後來認識很多參加過保釣的學長,但我嚴格來說不算老保釣,若參加,頗有濫竽充數之感。張問過吳後說無所謂,我也想見見一些老朋友,也就答應了。
保衞釣魚台運動,源起於北美洲的台灣及香港留學生,第1次示威在1970年,後來席捲美國各校園,也傳到香港大專界及歐洲的知識分子中,影響深遠,周恩來稱之為海外的五四運動。當時運動的主力是台灣在海外的留學生,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參加了保釣,被國民黨特務打了小報告,不能回台,以致流亡海外,在台灣的家人也備受騷擾。這批老保釣因為積極參與運動,有部分人未能完成博士學位,不少人跑到聯合國工作;也有一些人繼續學習,在學界闖出名堂。科技大學早年創辦時,吳家瑋校長能迅速找到一大批著名學者當資深教授,也是相當程度倚靠保釣網絡,所以熟知掌故的人在90年代時每有稱科大為保釣大學。
保釣主力來自海外台生
海外保釣的影響又不止於曾直接參加過運動的人。舉個例子,我的科大舊同事林毅夫教授在保釣發生時,尚未進大學,但他顯然也曾受運動的影響,在鎮守金門時,當上天下第一連的連長,在1979年游泳投奔大陸,後來得到到訪中國的諾貝爾獎得主舒爾茨(Theodore Schultz)賞識,到芝加哥大學讀經濟,終成一代名家,多次被提名諾貝爾獎。他的夫人陳芸英教授在美留學時與他重逢,現在也在北京,所戴帽子之一便是台灣同學會會長,也是今次我們訪問北京時的接待單位之一,她曾在香港的教育學院任教,在科大是我鄰居之一,相見甚歡。
10年前台灣新竹的清華大學收到一大批保釣刊物的捐贈,搞了個聚會,我也有參與,當時見到北京清華大學的圖書館館長,也就決定把自己珍藏數十年的保釣刊物贈給北京清華。今次到京,參觀的項目之一正是清華大學圖書館的保釣刊物藏書室。
據介紹,清華收集了300多種保釣刊物,是世上最齊全的了,比新竹清華的還多出1倍不止。眼見自己有份捐出的刊物能藏於名山,甚感快慰。
保釣的影響力似乎不止於知識分子圈內,這次有一節目,是參觀圓明園,此園已成為內地愛國教育的一個基地,有些團友怕觸景傷情受不了見到當年帝國主義侵華時遭破壞的遺蹟,不肯去參觀,我倒是麻木不仁,沒有所謂。在圓明園內,有內地遊客看到我們掛在胸前「保釣團」的名牌,好奇問我們保釣是否保衞釣魚台?
他們得悉後竟對我們大加稱讚,說人民不會忘記我們,頗使我感到臉紅。
今次的團友來自美國、歐洲、台灣與香港,但他們對香港近日發生的暴亂極為關心,我也被要求多次講述前因後果。今次的主要接待單位是台辦,其領導人搞的座談會中有介紹對台政策。訪問團的團長花俊雄突然要我介紹香港近日情況,在眾多大名鼎鼎的保釣學長面前,我不敢亂說運動,連忙推辭,阿花發急下竟忽然稱我是副團長,我大吃一驚,唯有硬著頭皮說些看法。不過,台辦領導說對台的一國兩制政策比港澳的會更寬鬆,卻引來台灣團友不同的意見。香港近日的暴亂,原因之一便是內地對港過度放任,若將來對台也是如此,終會有禍患。
9成內地人對未來樂觀
國慶節在內地可見萬眾歡騰,從實地及電視中皆可清楚見到,人民喜悅快樂發自內心。美國的民意調查機構Pew也曾有調查,發現內地人民有近9成的人認為他們的下一代比這一代會活得更好,而歐美不少國家卻只有1、2成的人如此樂觀。香港暴亂背後的推手有一理論,是要通過搞垮香港經濟而使內地受壓,從而使習近平下台等等。此理論之荒謬不用再分析,但我們卻可清楚見到,香港的亂象已成內地人民的反面教材,使他們不但更愛國,而且對自己的制度產生更大的自信。
思之再比較中港兩地人民的情緒,不禁悽然悵然,內地人民處於節日的狂歡,對未來充滿自信,港人則人人愁眉苦臉,不知破壞伊於胡底,不少人也深信香港已是走上自毀之路,無法自拔。兩條道路差別竟然如此之巨!
轉載自: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