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2-02-21

印太戰略下崛起的印度,卻成「失敗國家」

  拜登上周公布上任以來第一份印太戰略報告,整份報告繼續沿用特朗普的思維,就是為了抗衝中國,一樣高呼要幫助印度「崛起」,並把印度捧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基石。不過,拜登更進一步稱印度是「南亞和印度洋志同道合的伙伴和領導者」,將共同促進該地區的自由和開放云云。

 

  但與此同時,印度政府卻因加大力度打壓國內穆斯林,不許穆斯林女生配戴頭巾進入校園,遂引發一場嚴重的宗教族群衝突。事實上,自總理莫迪於2014年上台後,積極推行印度教優先主義,煽動了印度教徒的極右民族主義情緒,令印度變得愈來愈不寬容,使得民主也愈行愈走樣,人權和自由亦受到很大的挑戰。真不知拜登如何認為莫迪與他志同道合,可攜手促進印太區內的自由和開放?這聽起來不無諷刺。

 

(iStock)

 

  去年11月,美國《外交》雜誌曾發表一篇對印度嚴厲批評的文章,力訴該國「七宗罪」:大肆進行宗教逼害,刻意縱容種族歧視,漠視婦女兒童人權,不負責任的抗疫措施導致人道大災難,貧富極度分化加重人民疾苦,失控的貪腐現象令國家治理失靈,還有公然支持恐怖主義,印度軍官不畏言援助以恐怖手段對抗巴基斯坦的俾路支解放軍。

 

  知名印度女作家羅伊(Arundhati Roy)指印度已患上政治版的新冠病毒,並且病入膏肓,充分暴露出「失敗國家」的一面。她特別鞭韃莫迪為圖一己利益,操弄國內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的矛盾,而這矛盾衝突現已演變成了一種風土病,兩宗教族群長期對立,烽煙暗湧,佔國內人口14%的穆斯林正面對有系統的可怕清洗。

 

  莫迪政府試圖以印度教民族民粹主義凝聚印度教選民,以此來強化成一種意識形態工程,來打併經濟,又把印度的社會問題轉移到國內的穆斯林身上,造就了政府及執政黨公然排斥和詆毀少數族裔的舉措,促使極右民族主義勢力座大,對於穆斯林及基督徒等其他宗教信徒的壓逼和襲擊趨增。

 

  莫迪首先自2014年開始強推最危及穆斯林社區經濟的「屠牛禁令」,繼而在2019強行在國會通過取消印度境內克什米爾的自治地位,挑起了穆斯林的不滿。印度內政部長沙哈更曾多次以「白蟻」形容該地區的非法穆斯林移民。至於取消克什米爾自治權之目的,就是可讓印度教徒進入克什米爾改變經濟結構,再與印度統一起來。

 

  跟著莫迪政府於同年更推行排斥穆斯林的《公民身份法》,引爆多場激烈示威。新法對來自三個穆斯林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阿富汗三國的「非穆斯林」非法移民,實行大赦,歡迎他們成為印度公民,而他們正是莫迪潛在的支持者。另方面,印度穆斯林卻受到新法排斥,今後他們必須以文件來證明祖先生活在印度,否則他們有可能成為無國籍者。

 

  這樣以信仰作為成為公民的一個條件,實在有違印度憲法中規定的政教分離和平等原則。而印度穆斯林更擔心新法會導致印度教徒大量移入他們的聚居地區,改變穆斯林地區的文化面貌。莫迪這種企圖操弄民粹主義的行為,埋下不少社會衝突的種子,而且波及到鄰近國家,令原本已矛盾重重的鄰邦關係更是雪上加霜,恐怕最後會導致地區不穩。看來,美國向印度下重注是福是禍未可逆料。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容我世說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莫迪 #印度 #印度教 #穆斯林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回顧24 展望25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