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0-10-09Text: Yoko CheungPhoto: Daren Cheng, 受訪者提供

【一鏡永恒】以鏡頭凝著香港唯美風貌!「香港遺美」版主:我想留住港人移民腳步

消逝後才留意到缺失的位置

 

  城市發展得太快,我們覺醒得太慢,回過神來已是老店古跡的最後一日。「存在的不存在,不存在的存在」,曉敏引用大學時學過的哲學理論:「當那件事物每日在身邊,我們視而不見;但當它不存在時,才發現已驟然消失」。曉敏希望藉自己的照片,提醒讀者細心欣賞我們的城市,與其待最後一日與老店告別,留住老店才更實際。

 

  曉敏到訪老店,除了帶走照片與故事,還有它們的產品。現在她會盡量到老店消費,到茶餐廳吃飯,到米舖糴米,到雜貨店買日用品,身體力行支持老字號。她笑言自己「有些瘋狂」,剛過去的中秋節,一口氣買了四間舊式餅店的月餅——大歡喜餅家的雞油月、八仙餅家的椰蓉月、仁利餅家的柴火月餅、美其香餅家的十八黃蓮蓉月餅……舊式月餅風味獨特,入口確有驚喜,還是老餅好。

 

  面對時代淘汰、缺乏繼承人的問題,老店接連倒閉,疫情更加速它們的死亡。曉敏早前探訪全港最後一個雀籠維修師傅——一位八十多歲的伯伯,主動助店主申請政府的零售業抗疫基金。「我覺得有時我們關心這些店舖需要,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懷,會不會可以令它們留耐一點呢?」

 

 

昔日大眾目不識丁,多由寫信先生代為報稅、填表。油麻地玉器市場現存十多檔寫信檔口,「喜臨門寫信」的檔主徐伯年屆八十多歲仍堅持開檔。徐伯得悉曉敏喜歡舊物,特意取出油麻地老店地圖,更贈送給她留為紀念。

 

懷舊熱下的情感缺口

 

  上一輩的匠人精神,老店的人情味,拼湊出舊香港唯美的精神面貌。曉敏自言想早出生廿年,趕上六十年代正值起飛的香港。「六十年代打完仗,百廢待興,當時的人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與我們現在的環境很不同,大家處於較灰暗的狀態,不知道會否變好……」

 

  時代巨輪不斷向前,年輕人卻懷緬過去,甚至懷緬一個不曾經歷的過去。「會不會是因為現在的世界或社會沒有讓我們寄託的事物,以至我們懷念一些不屬於我們世代的事物、發覺以前的世界更加好,從而找一個心神寄託呢?」曉敏幽幽道出。然而這種懷舊並不止於打卡,實際上推動著民間保育發展,有很多如曉敏一樣的年輕人在各自的範疇出力。他們趕在老店結業前光顧;他們收集舊物,補充民間視點的歷史;他們關注舊區走向……這些都將懷緬從一種心理狀態轉化為實際行動,介入現實。在這個「變幻原是永恆」的城市,仍有人抵抗時代變遷,為這城保留一點原貌。

 

以照片留住港人腳步

 

  告別老店、告別親友、告別我城香港,說再見如日常的今天,離開容易,留下卻很難。曉敏希望藉照片,將香港人留下。「最近很多人說移民到外地生活,我希望他們輕易說放棄一個地方前,認真看看我們生活的社區。我想,如果他們想走的話,不知我的相片能否留住他們的腳步呢?」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

更多有種生活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人物專訪 #香港遺美 #懷舊 #永昌成疋頭店 #柴灣車廠 #成興泰米行 #廣生錶行 #廣如意酒莊 #東莞佬涼茶 #老店 #舊區 #人情味 #移民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