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9-09-12

【KOL風潮】天壤之別的待遇,到底是因為年資還是知名度?

  近年KOL行發展得十分快,KOL宣傳慢慢變成眾多品牌公司嘅重要宣傳項目,主要原因係傳統廣告已經再難以接觸目標客戶,而且網上廣告嘅內容同策略亦開始變得流於表面,大眾開始失去興趣,加上大明星嘅收費十分貴,KOL先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亦因為咁好多人都希望成為KOL,增加收入來源。

 

特約廣告

 

  對KOL嚟講最簡單直接嘅收益,就係利用自己嘅平台幫品牌公司出文章、相片及影片廣告。初入行、fans人數較少嘅KOL,一個廣告平均收益由幾百蚊至一、二千蚊不等。而香港較資深、最「top tier」嘅KOL,一個廣告收益平均可達五到六位數字,亦見過有國內明星級別嘅KOL,一個相片廣告已高達幾十萬。當然以上係個別例子,收益嘅高低其實涉及好多因素,除咗KOL嘅知名度、內容嘅精準度、KOL所屬嘅行業及類別等等,都可以令收益差距好大。

 

Google/Youtube Adsense 

 

  有好多KOL都會有自己嘅Youtube頻道、網頁或網誌等,其實頻道或網頁只要符合Youtube或Google嘅收益資格,所有嘅瀏覽量都可以得到廣告收益分成。做法有幾種,簡單而言,瀏覽次數係最常用嘅指標。廣告收益通常會以每1000人瀏覽次數計算,而每1000人瀏覽量,KOL就能夠分得約1蚊美金收益。不同情況、不同頻道類型、頻道或網頁嘅年資,亦會令收益有所不同。有報道指,2019年Google Adsense全球收入最高係Mashable CEO Pete Cashmore,估計每月大約有1百萬美金嘅廣告收益。

 

產品贊助

 

  其實KOL未必當產品贊助係收入嘅一種,因為收到嘅產品未必一定合KOL心水,所以呢個只係一個「barter deal」。另一方面,因為KOL無實質嘅金錢收益,有時亦未必會承諾任何事情,所以品牌公司唔一定會得到預期嘅效果。例如以前有品牌公司寄產品俾KOL試用,希望KOL可以幫手宣傳,但因為KOL要保持內容嘅質素同準確性,最終有機會由「唱好」變成「唱衰」。

 

  KOL 近年開始變得泛濫,競爭越嚟越大,要做一個賺到錢嘅全職KOL,其實並非易事,要加把勁搵出自己個人之處並將其變成個人風格,先能夠有長遠嘅收入來源。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

更多我做Marketing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KOL #特約廣告 #Google #Youtube #產品贊助 #市場競爭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