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12-07

美勞工市場衰了

  前晚(5日)美勞工部公布了個JOLTS數據,數據一出,美息立軟(圖一),比特幣(圖二)、大型科技股及美元升(圖三、四)。

 

 

 

 

 

  在美息全線軟之時,但也有差異,30年國債息跌了10點子,2年期國債息跌5點子,這代表市場是買多了30年債,少買甚至小量沽了2年債,使到2年、30年孳息曲線倒掛拉大(圖五)。

 

 

  JOLTS是甚麼,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請先看另欄,這是台灣永豐金證券投顧的文章。

 

  如果這個JOLTS報告是首次出現,市場應不會有這麼大反應。關鍵是這個JOLTS報告還伴隨有N次的舊JOLTS被向下修訂(圖六),這就應了筆者自去年11月便數度為文指出美勞工部的就業數據造假,讓拜登經濟看來成功,但醜婦是要見家翁的。

 

 

勞工調查回應率僅三成

 

  到今周二,又出現了個美勞工部的認錯。美勞工部承認,這幾年企業對勞工部的勞工狀況調查的回應率逐年下滑,不少回應是低於50%,JOLTS尤低,2023年9月的回應率只得32.4%(圖七),只得三成回應!!!怎可以做到需要十成回應的報告,那就只好估計下,此即「老作」。

 

 

  美國是先進大國,當一個這麼重要的經濟前瞻數據,七成「數據」是老作時,真要服了美聯儲局是怎看數據的,還講甚麼的「Data Dependent」?看穿這些數據的「老作」底的,其實還有三藩市聯儲局、費城聯儲局、大摩和高盛的研究部。

 

  筆者也曾報道過,只不過市場仍然生炒「假數據」不疲。沒法子,各位仍可隨波逐流去炒那七成數據都是老作的經濟報告,但請謹記一點,這遲早是要還。

 

  當拜登時日一過,下任一定會不肯接受本已爛透的拜登經濟美麗新世界,必會大修訂,屆時美聯儲局以今時美就業情況良好而所加的息,將會在經濟見爛時,而要大幅回減,因為通脹與經濟萎縮兩者,美聯儲局最不能接受的是經濟萎縮。當然拜登逐連任,筆者也無話可說,拜登仍會粉飾太平直到爆煲為止。

 

  願大家荷包平安大吉。

 

---------------------------------
 
JOLTS是甚麼

 

  1. 職缺多寡代表經濟熱度

 

  JOLTS全名又為Job Openings and Labor Turnover Survey,是由美國勞動統計局每月統計的勞動市場數據。

 

  其中有三大核心數據組成,分別是:新職缺、僱傭、自願離職。

 

  統計的類別則分別是:非農、私人、政府。

 

  非農十分重要,因此JOLTS也多半傾向使用非農作為統計。

 

  這三項數據都有各自的意義:

 

  1. 非農職缺是企業希望30天內上工的職缺數,可以視為勞動力緊缺程度的依據。

 

  2. 非農僱傭則是企業新僱傭人數,當景氣愈好時,則僱用人數會呈現上升趨勢,反之是下滑趨勢。

 

  3. 非農自願離職也可以當作緊缺程度的象徵,也可以視為薪資增長程度,因為通常只有可以找到更高薪水的時候才會有大量人願意主動離職。

 

  當企業預期經濟愈熱,通常也會傾向開更多職缺,因此想了解經濟熱度確實可以透過職缺來評估。

 

  2. 透過勞動市場掌握經濟發展

 

  透過定義,我們假設新職缺可以評估經濟熱度,但歷史數據可以支撐這個論點嗎?

 

  圖八清楚顯示,自2000年以來,兩次主要的經濟衰退風暴爆發前,都出現明確的新職缺年增率翻轉的現象,同時穿破年線,新職缺的衰退多數也意味著一段時間的經濟衰退就在不遠的未來。

 

 

  那精確計算的職缺空缺率呢?

 

  職缺空缺率=新職缺/(非農就業人口+新職缺)

 

  職缺空缺率愈高代表勞動市場愈缺人,也代表經濟是十分火的。那觀察職缺空缺率與GDP又如何呢?

 

  筆者這邊不是用原始數據,而是將職缺空缺率平滑化處理,轉為季線。季線代表短期勞動緊俏程度,年線則是長期趨勢。季線與年線向上發展代表整體經濟向上。而季線穿破年線則代表趨勢被打破,未來可能出現反轉向下的狀況。

 

  圖九就十分明確顯示出此現象,兩次趨勢被打破後都出現連續GDP季減,也就是經濟衰退的現象。

 

 

  而GDP季減則未必同時發生趨勢被打破,因此最近的發生GDP季減還毋須十分恐懼的時候,因為趨勢尚未打破。

 

  最後使用僱用數與新職缺數的差額來表示缺人程度(圖十),代表企業即使再怎麼努力招人都趕不上他們開缺的速度。

 

 

  在一般情況,缺人程度都會是年線壓季線,兩次季線高於年線都是發生在經濟衰退的時間,勞動力市場冷卻,人力需求下滑的時候。因此缺人程度季線是否向上穿過年線十分關鍵,因為代表經濟衰退真的要馬上發生了。

 

  資料來源:台灣永豐金證券(Sinotrade)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更多缸邊隨筆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