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2025-03-31
投資範疇,自己健康
記得某年有位網友留言,指自己曾經努力學習投資,但因為性格與能力問題,始終沒有好成績。他曾聽到平台分享,投資自己是年輕人最好的投資,令他有很大的感觸。在短短幾年間,網友隨著自己在事業上的發展,預期未來收入將會持續提升,與公司同事亦相當融洽,令網友十分享受工作。
該網友另一點感恩的是關於投資身體健康的一環,網友開始了每日一萬步的運動。由最初腳痛,到開始行山,到最近甚至行了四小時,對一個從來不做運動的人來講,實在是難以致置信的。寶貴分享能令網友及後在事業和健康都有十分大的進步,值得高興。
精明的投資人,對投資概念應已「入血」,再延展至生活各範疇,四處找尋價值。多年前還在寫blog的時代,有位叫Calvin Yeung的網友久不久會前來留言分享,他每年都會寫下自己在各個範疇的來年目標,財務上他會建立個人balance sheet,還有事業、家庭、健康、朋友、慈善等,每個範疇都有一些小任務要去達成,一步步去改進各範疇的狀態,令整體人生更圓滿。
近年小弟開始注重健康,在不影響身邊朋友與交際的情況下會盡量執行一些健康小建議,例如weekday做168、食飯先食菜、飲料不加糖、盡量不吃麥製品、不飲奶品、要飲啤酒都別空肚飲、把握慢行的機會、飯後沒法行也盡量企半小時。我無特別驗身去驗證成效,但由於我一直有做運動, 對身體變化好敏感。
多花功夫到自己身體保健範疇,一定是高明的投資(Shutterstock)
如是者維持小習慣數個月,練波及打比賽時,感覺自己體能好了。以前比賽不久就會「上氣唔接下氣」,有時更會自己主動舉手換人,本以為年紀大了便會如此。如今體能還比同隊年青人厲害,有時候經過幾轉來回快攻之後,見年青隊友呼吸速度與面容頗辛苦,而自己還算輕鬆。這段日子沒有特別加強訓練,球賽練習的頻率也跟從前差不多,但整個人都更爽,好似回春廿年似的。
其實,投資理財最終目的都是增值財富,因而能夠改善生活,令生活富足。多花功夫到自己身體保健範疇,一定是一個高明的投資,因為有多重效果。第一,老來出現危疾機會減少,減省醫藥開支。第二,身體更健康,生活更精彩。還有,價值投資的時間值被拉長,自然更有條件獲得超高回報。巴菲特大部分身家都是60歲後累積回來的(見連結),若他只得60歲命,情況又會如何呢?
相關連結: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國再對華加徵34%額外關稅,又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你認為此舉會否對中國的廉價電商有重大影響?►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