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2
面對挫折的良方
有讀者問筆者是否已經「上了岸」,是否沒有經歷過憂患苦難,故此便叫人「勇敢面對,不要放棄,但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就講易行難了。」
非也。筆者也經歷過疾病,輸光身家,入不敷支,被裁員等「不想有的經歷」。沒有人想要這些經歷,筆者也不喜歡,但惟有面對。
筆者認為,生活中的挫折和不愉快是不能避免,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是我們要面對。有些事情發生,是自己做成,但也有不明白究竟的時候。但既然已發生了,不能逃避,筆者並沒有作出投訴,惟有默默承受,先解決當前問題,其他將來長遠的事情先不作細想。
不要歸咎於他人
我們不要將自己的苦痛歸咎於他人,而是應將其當做生命的歷程,應該面對,設法解決,重新站起來。解決問題應該隨心而行,不開心可以表達出來,可以哭出來,可以發洩出來。
我們須知道不能永遠活在愁苦中,不開心不能夠維持永遠,人生苦短呀!
要愛惜自己
不開心可以是一日、一星期、一個月、一年,但不能無止境地活在痛苦中。這樣只會增加自己的痛苦,也會令身邊的人擔心和受折磨。有需要應尋求專家協助。
我們須知道縱使認為自己怎樣覺得痛苦,自怨自艾,也只有身邊最親的人關心自己;其他人並不一定在乎你現在是否還很痛苦。
除了要愛惜自己,為何不好好地去珍惜身邊人,多想一些值得我們珍惜的人和事,即使是微小的。早日脫離不開心的邊緣呢?
有讀者問到有甚麼心靈勵志書可以一看,筆者推介李焯芬教授的著作。
我的開心事
(一) 公司舉辦了一個行夜山籌款活動,我和小兒子參加。由公司出發先由寶雲道行上灣仔峽道,穿過布力徑抵達黃泥涌道。這段約70分鐘的路程原來只算是「頭盤」熱身。接著我們大半數人行紫羅蘭山徑,以陽明山莊為終點。接近30分鐘的長命斜接近70度(?)的梯級,簡直令人缺氧。加上同事「行山唔等人」,筆者差點腳抽筋。兒子比我行得輕鬆得多,在山頂逗留了一會,那陣清風吹來馬上覺得幾辛苦也值得。二個半小時的運動,令腹部頓時結實起來,那種滿足感難以形容,那管它明天回復原狀!哈哈!
(二) 我乘的士返公司,在差不多到達時,看見前面一架的士拒載一名坐著輪椅的婆婆。我問身邊的的士司機可否載她,他回說可以。提前一點落車婆婆又可提早一點上車,雙贏,何樂而不為!抵!
(三) 大兒子在棋舍借了「三國殺」遊戲回來。他教了我們初步的玩法後,起初三個人玩。待弟弟完成功課後,四個人一起玩了半個晚上。贏家竟然是最新學曉的弟弟,大兒子也不介意。筆者其中最欣賞他是這一種氣量,這可能在過去六、七年從棋班學回來的「贏得下,輸得起」的精神吧!
【你點睇?】《施政報告》提出醫療改革,盧寵茂表示日後普通科門診擬只接受弱勢群體,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