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
金錢只是一個裝飾?冇錢也可以生存?
父母應讓孩子通過學習,方能逐步建立孩子良好的理財態度及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父母應讓孩子通過學習,例如買一串8元的魚蛋,父母不要直接畀錢,應把錢給5歲的孩子讓他購買。實踐方能逐步建立孩子良好的理財態度及正確的金錢價值觀,與大家探討應如何教導孩子。
我們在親少年講座/課堂中曾遇到一些很特別的理財態度/觀念,一位14歲學生從小將全部錢儲起存入家中的夾萬,一元也沒有拿出來用;一位小六生覺得錢只是一個裝飾,冇錢也可以生存,所以認為金錢和理財不重要。
(istock)
以上兩個的問題大嗎?
這兩個例子有相同之處,雖然父母有給孩子零用錢,但沒有囑咐要先花自己的零用錢,每次也是由父母代付,讓孩子把零用錢留待將來買喜歡的東西,他們認為這樣做法可行。
雖然我們不清楚這兩個學生父母是如何教子女理財,但從過去接觸眾多家庭及父母,原因包括父母認為子女的年紀還小,長大一些才教;夫妻在理財態度上有很大的分歧,沒有共識來教導;更大原因是父母工作,沒有時間教導;受疫情關係,孩子不用上學,更加沒有機會學習用錢...導致子女對錢沒有概念,甚麼麼也不懂。
無論怎樣,這兩個理財例子確實出了問題,令人擔心。因為如果孩子將全部錢儲起,或者認為金錢不重要,那麼他們長大後的理財觀念及行為有可能偏差,可能會影響生活及心理質素,社交行為等,需要改正。
建立良好理財態度
例子一
我們先從學生的角度了解原因,同學說買東西時父母會付款, 所以他自己不用錢。這可能是父母的責任,導致他「有入冇出」將所有錢儲起來,延伸兩個問題:一,孩子錯失學習怎樣分配金錢的機會,如果繼續這樣,長大後也不懂適當地處理金錢;二,孩子沒有學習任何運用金錢的方法,連銀行也不信任,莫說將來會做投資保值。
給父母的建議:
1)有責任改善親子理財的教導方法,首先放手,鼓勵及教導兒子如何分配零用錢,例如先儲起部分,然後才用。
2)讓孩子明白學習理財的重要,通過實踐處理金錢,才懂得分配,珍惜及與人分享等,同時培養責任心。
3)教導孩子有關通脹的影響,告訴他們過去四十年的通脹,令原本$100的購買力減少70%,到現在只剩下$30的購買力,所以不能只把錢放在家中(看似不會蝕錢但給通脹蠶食)或銀行(低利息抵抗不了通脹)。
父母應讓孩子通過學習,方能逐步建立孩子良好的理財態度。
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例子二
孩子為何會認為金錢只是一個裝飾的想法呢?
同學說因為父母支付所有開支,自動定期給零用錢,不用他費神,也從沒有教他怎樣處理金錢,同學說金錢好像和他沒有關係,所以認為錢只是一個裝飾。
我們告訴同學錢是有用的,在社會生活是需要用錢,請他反思/想一想:
1)即使現在還未工作賺錢,但家庭開支(衣、食、住、行),他的學費、書簿費等,是否需要金錢呢?
2)是否以為將來只需要賺少少錢,找政府及志願團體的幫助,所以便不需要金錢?
3)如果他有理想,例如去一個長途旅行或學習一樣東西,如果沒有足夠金錢,是否不能做到?
給父母的建議:
1)應教導孩子金錢的重要性,現代社會不能「買嘢不用付款」,搭車、買麵包需要錢,睇醫生也要錢,雖然可以依賴政府的醫療,但可能要等幾年才得到診治,所以錢是很重要。
2)告訴孩子如果認為金錢一點也不重要,日後可能沒有動力和勤奮去賺錢,不能發揮所長,沒有人生目標,父母當然不希望他們這樣。
3)應教導孩子正確金錢價值觀,金錢重要但要有耐性及合法賺取。
4)最後告訴孩子金錢絕對不是裝飾,是必須的,不論買任何物品或服務也需要金錢。
理財應採取中庸之道
父母應讓孩子通過學習,方能逐步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教孩子理財應採取中庸之道,要懂得分配金錢,要適度儲蓄,有需要就買,做個負責任的投資者,與人分享等。有錢時不要做大花筒(花光)或者守財奴(一毛不拔、全部儲起)。如果孩子有偏激的想法,我們需要盡早將他們的觀念糾正過來。
換句話說,要學習如何平衡自己的收支(例如見到有折扣的物品,例如原價$250減了一半,但沒有需要就不會買)、按時付款(明白延遲還款導致高利息的負擔,影響生活質素),學習基本財務知識(不容易被人誤導)。
研究指出有良好理財能力的人有較好的生活及心理質素,對個人及社會更有裨益。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