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1-08-10

「專精特新」,產業政策有變

  追求完備的產業鏈,補齊先進製造業中的短板,成為中國產業政策的聚焦點。

 

  最近劉鶴副總理在一次科技論壇上發表了《專精特新 成就未來》的主題演說。筆者認為,這次講話值得特別注意,他指出「科技創新既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這將科技創新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美糾紛的重心正在從貿易戰轉向科技戰,美國在對華輸出科技產品上的打壓,令中國領導人突然意識到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重要性。在先進製造業領域產業鏈缺少一環,就隨時可能被逼宮。

 

  曾被視為中國5G驕傲的華為,被美國限制芯片輸入後,海外手機市場迅速坍塌。痛定思痛,填補產業鏈短板已經成為中國未來產業政策的重要部分。

 

(iStock)

 

  「專精特新」,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8月就第一次提出來了,一場疫情拖慢了推進的步伐,但是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全方位打壓卻愈演愈烈。中國領導人重新規劃了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必須要走的路,這是中國實現先進製造業路程中必須要完成的目標。

 

  對科學技術重復研發、進口替代,不符合經濟學效率原則,不過如果這是對方強加過來的,中國也沒有其他選擇。當此被提升到「生存問題」的時候,可以想像未來的資源傾斜和政策傾斜。

 

  「專精特新」,就是要鼓勵製造業的中小企業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突破。這是國家尋求突破的地方,政府會用內需市場來培植本國製造業的尖子。這個尖子未必是全能冠軍,卻在個別領域、個別產品上能夠做到「專精特新」,是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

 

  筆者相信這是國家在先進製造業的產業政策上的一次思路轉變,對於未來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更高的維度來看此政策變化,就是增長模式在發生微妙的改變。過去十幾年中國在大力發展服務業,走的是美國的盎格魯薩克森模式,注重服務業、金融業。美國服務業在GDP的佔比在各大經濟體中是最高的。如果將政策和資源的聚焦點轉向產業鏈補短板、填空白,那麼中國的服務業擴張速度可能會慢一些,監管也陸續來,資本也無法像過去那麼坐大。未來製造業在經濟中的佔比也許更像德國。

 

  自主創新的撬點在哪裏?在內需市場。完備的產業鏈,離不開科技,也離不開市場。科技研發必須依靠足夠的市場容量和企業利潤,才能實現迭代,不斷進步。中國對科技產品、資本產品的需求高踞世界第一,過去主要依賴進口。為了補齊產業鏈短板,筆者相信資源和政策在未來會在某種程度上轉向國內企業,一改拿來主義風氣,進口替代成為新的時尚。

 

  不再全面依賴海外產業鏈,不僅發生在中國,也發生在幾乎所有其他大國。這是新冠疫情帶來的一個副作用,人們突然發現產業鏈其實很脆弱,供應既不穩定也不安全。筆者一直強調戰後興起的全球化趨勢已經被逆轉,疫情期間產業鏈一次又一次的崩盤加快了生產的重新布局。中國試圖擺脫對海外供應的依賴,走得更遠、更急,這與中美兩國交惡有著直接關係。

 

  中國的產業政策,正在悄然轉變中,未來的科技之路主要靠自己。這對中國的發展之路關係重大,也可能成為資本市場的一個新主題。

 

  (本文為個人觀點,並非任何勸誘或投資建議)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

更多陶冬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產業鏈 #專精特新 #習近平 #劉鶴 #科技創新 #自主創新 #中國經濟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