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16:05:32

讓校長教師化為社創教育家──共同承擔開拓未來教育之路 謝思熹博士、曾巧宜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於《未來的教育與能力:2030教育專案》中提出:「那些於2018年踏入教育領域的孩子,將在2030年成為年輕的成年人。學校有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為他們做好準備,讓他們能夠應對那些尚未出現的職業、尚未發明的科技,解決那些尚未預測的問題。這是一個共同的責任,我們需要共同抓住機遇,找到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就未來教育的發展、無論是校長,或是老師都不能以舊方式、方法去應變未來,而是需要以創新方式結合跨界資源,為兒童及青年未來帶來創變,所以在未來教育想像中,教師、校長不止於教育工作者,而是需化身成「社創教育家」。而從國際以至本地教育文件、報告,又或日常與創新校長們相處傾談,總結出教師、校長、學校有三層明確參考的方向。

 

社創校園於過去十年由底層建立,一步一步到中層與課程結合,到過去兩年提出社創與本地教育共生共建的構想,並倡議未來學校要有跨界、社區及科技,以至幸福元素。

 

1)    教育工作者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組織實踐社群 (Community of Practice)

  全球正處於充滿變動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的VUCA時代,老師面對社會、經濟和科技的變革,必須不斷地充實新知,強化專業技能,才能勝任教學工作。為回應社會對培育終身學習老師的期望,2019年教育部曾發布《終身學習的教師圖像》作為老師專業發展的藍圖[註1],也強調善用情景學習和科技,將書本知識變得現實化,讓學生從實際嘗試中學習。專業的教師團隊可以開發創新而獨特的校本課程,並提供具啟發性的學習體驗,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應用和實踐不同學科的知識,細心栽培和關注每位學生的需求。這與Giroux提出的轉化型知識分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註2]的概念有相似之處。

  而反思(reflection)是轉化型知識份子的關鍵步驟,在交流中認識彼此與自省,不至在多變的路途上走歪或過於虛耗。所以,教師應該與其他教師以及跨領域專業人士組成轉化型知識份子的團隊,正如教育局在2022年的文件中提出的,教師組成的「實踐社群」是實現學習型組織的基礎和主要途徑。透過這樣的社群,教師可以凝聚力量,共同討論教材和教學,交流專業知識,分享實踐經驗,促進合作,建立一個能夠有效培育下一代社會創新者和改變者的教師網絡。

 

2)    校長及管理團隊成為社創家

  教育家是具有實踐教育理論和理念的教育者,而社創家在不同領域,針對不同的社會問題,運用創意及創業精神,嘗試解決或減輕問題,甚至能活用「夾縫式變革」[註3]的進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帶來制度的革新、改變及完善。所以未來的校長及管理團隊將要化身教育社創家與各界夥伴進行跨界合作,以整合不同領域的資源和網絡,共同推動教育創變。這些合作夥伴可以是其他學校、非營利組織、企業或社區組織,他們的多元專業知識和資源將為教育創新帶來豐富的想法和支持。

  透過這種以校長及管理團隊為社創家的教育模式,學校將迎來更加前瞻性和具有影響力的發展,並為未來社會做出積極貢獻。同時,為了有系統、有步驟地創建與未來社會接軌的教育模式並實踐教育創新,校長及管理團隊可共同參與策略規劃方案(Strategic Visioning Planning),設計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共同建立一個共享的願景和價值觀,以引領學校社群的變革。

 

3)    以學校為核心,讓學校成為社區的社創實驗室,共建社區
 
  2022年的教育課程指引中提出了「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和「學校應該善用社區資源以配合學生的全方位學習,促進相互的協作和互動,拓寬學生的學習,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增加延伸經驗,促進全人發展」。
 
  故借鑑索邦大學教授莫雷諾(Moreno)等人在2021年的文章中提出的「15分鐘城市的願景藍圖」及本地中學1.5公里學習圈,學校可建立一個以學校為核心的社區共享資源模式,讓學校成為社區的社創實驗室,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全人發展。在設備和課程設計時可以考慮以學校為核心,劃出15分鐘的範圍,並以設計思維及參與式預算讓同學在日常課程中能構思一個小型宜居城市,居民在步行或騎腳踏車範圍內可以方便地享受到生活、工作、商業、醫療、教育和娛樂等六項基本城市機能,讓社區成為學生的學習場所,這不單只於以社區作為日常學時多元學習和走出課室的機會,更指在非上課日安排活動和支援。如能就學校課程,開放校園,讓學校不只存在於社區(in the community),或單純走進社區(to the community),而是真正讓學校成為社區的一部分,一同共生共創(of the community)。

 

 

心件、硬件、軟件並合,(1)心件──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態度,配合(2)硬件──學校的基礎設施、資源和(3)軟件──教學方法和課程設計,為學生提供全面的成長機會

 

  要完成以上願景,不可能是個別校長、教師的參與,而是需要跨界、跨機構、跨資源的協作才能完成。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以上全做了都只是硬件和軟件的配套,唯一能教出合適的下一代始終都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心件[註4]。借用錢穆先生的說話是:「課程學分是死的,分裂的;師長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應該轉移自己目光,不要儘注意一門門的課程,應該先注意一個個的師長。」願我們先裝備心靈,成為學生可效法跟隨的師長。

 

  [註1] 2019年教育部曾發布《終身學習的教師圖像》作為老師專業發展的藍圖,2022年又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針對「再塑未來老師專業素養內涵」之主題進行研究,除了瞭解各國對於老師專業的期待,也建議將《終身學習的教師圖像》進行微調,增加了「承諾與認同」、「教學領導」、「溝通協作」、「數位科技」、「正念覺知」等面向。

  [註2] 轉化型知識分子依據Gramsci的「有機知識份子」理論,是具備轉化社會結構能力的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轉化意味着有機的思考,以自身所處的社群、環境和生態作為認識的起點,建立知識的判斷,而不僅僅是批判性地看待問題。

  [註3] 社會學家埃里克.賴特(Erik Wright)為社會的改變,提出「夾縫式變革」的進路:當很多人相信理想的(Desirable)另類方案是可行的(Viable),大規模的社會改變便有機會成事(Achievable)。換句話說,第一個階段是在理論的層次,是提出一個應然的理想狀況;這是從無到有。第二個階段是在實驗的層次,是藉着一些先導計劃,証明所論述的是可行的;過程中透過實踐經驗的累積和交流,實驗的成功率亦漸漸提高;這是從有到好。最後的階段是在滲透傳播和大規模應用的層次,當大部分人都相信事有可為之時,系統性改變便成為實然;民間的量變引至體制的質變;這是從好到大。這種進路用來形容香港社會創業的發展。

  [註4] 「心空教亦空,╱上心研乃心,╱硬體合軟體,╱總欠一心件。」──郭位
「心件」(Soulware)為郭位教授首創的新詞,其靈感源於「物件」一詞,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硬件」(又稱「硬體」)以及「軟件」(又稱「軟體」)的全新概念。該詞的涵義可概括為「教育工作者對待教研工作的心態或理念」,能夠反映出一間大學的辦學宗旨與治學文化。而「心件」的高低直接關涉到大學國際化的程度與質素,是為高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要件。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回顧24 展望25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