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5/11/2019

香港決裂下的自處及投資之道

  • 汪敦敬

    汪敦敬

    汪敦敬先生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創辦祥益地產,認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經營方針,應發展屬於自己獨有的策略去開發藍海市場。

    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近年汪氏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

    汪敦敬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樓市點評

    本欄隔周更新

  《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發的動亂已經發生了差不多五個月了,不幸地,市民是出現撕裂,兩類人不同的政治理念、不同的思想邏輯,不單只看法不同,連看到的事實也竟不一樣!彼此抗拒對方的理據甚至證據!但是真相只得一個,香港人要分裂了!也即是說無論誰對或者誰錯,香港也有一半人是錯的,香港已註定了是走向失敗!

 

  政治方面,我當然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我認為縱使我們不同意,也應該用自己的方法去改善年輕人的徬徨和需要!我們應該對年輕人的不同意見表示尊重!

 

  但示威浪潮其實不單只在香港發生,這是國際的大潮流,源於過去十年的環球量化貨幣潮令貧富懸殊加劇,而不少過時的政治體制也應付不了新世道!香港只是其中途站,更加不會是最後一站,也因此這場運動的爭取方式似乎不少是秉承從外國引入的,包括烏克蘭、法國「黃背心運動」等演進入來的,有關方式再由香港發展傳回去到西方,所以近期西方的示威也見到不少香港版本的方式。

 

  有關的方式是互不分割、卻互相借力、互相要承擔!不同勢力也有參與,有理想主義者、理想主義的追隨者、善良的「和理非」,這些也是不少香港人支持的,但是加入這個運動的門檻卻很低,只要黑衣、蒙面、口號一致就可加入了,其他的人會否太容易加入?生意失敗、失戀者、憤世嫉俗的青年、黑社會、種族主義的激進者、甚至包括外國間諜及CIA!

 

  而在「無大台」的設計下令情況難以和解及收拾,示威者走在一起,只有鬥爭方案,沒有重建的具體計劃,令我為理性示威者擔心的是:和不同程度、利益、理想的人走在一起,若共通點只是「不滿政府」的人走在一起,理性示威者是否能主導大局?又如何確定行正確方向的人佔大多數?

 

  沒有治國理念和利益的分歧和矛盾,只有志同道合去鬥爭!

 

  縱使加入的是一些壞分子,加入後的理念都不割席,那麼事情會變成怎樣?最可怕就是見到外國的身影及歐美各國的呼應,是八國聯軍?我們見到美、英、台的勢力也有活動。

 

  包容暴力是最危險的,暴力帶來更大暴力,我仍然相信大部分示威者是善良的,而本篇亦不想太深入去討論政治,而是在建議亂局下的理財方略之前作背景陳述而已!

 

  未來我們面對的是結構性的經濟衰退,香港的競爭力評級已經下跌!失業率顯然是會有上升的浪潮!結業潮幾乎肯定是會開始!我們應該要在香港決裂下如何自處(包括投資)之道!

 

  面對決裂中國以不變應萬變!事實上,亦不需要急,因為在軍事、物資、甚至金融市場都是在中國的控制及指掌之中,太早加入不單只會被外國勢力去拉攏,從中取利,而且太早出手亦弄不清楚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根源,香港今日的問題亦不可以完全怪有人作亂或者有人推波助瀾,香港高官們在行政上的表現長期不理想是事實的,給一些時間香港磨合,或者面對真正問題或行政上的不足,可能是比平亂更需要的,問題就由香港人自己面對及解決吧!中央讓香港不同人去磨合是相當聰明,因為香港人本質仍然是有優勢的,過去二十年的確有很多地方行錯了路,香港人是需要统一意志,面對一些問題,無論結果變成怎樣,也會比繼續沉淪好的,我也仍充滿希望的。

 

如何保住香港人元氣?

 

  等待香港被摧毀的一刻,這有更多人甦醒一刻,部分香港人卻仍能保住元氣,當行政改善令社會利益分配有所改善下,配合更多人珍惜後,政治訴求也相對拉近,對這環球性社會運動的免疫抗體就會產生。

 

  這免疫抗體太重要,因為歐美國家「他朝君體也相同」,同樣要面對經濟和政治引起的示威潮,誰人早有抗體就是未來二十年在各方面進一步取勝的關鍵,問題是,到了這一刻,我們香港人是否仍能保住元氣?我相信有一半香港人是能做到的,而另一半香港人是深受衝擊的,筆者撰本文是希望香港人去判斷形勢和部署未來!

 

  如何保持香港人元氣?中央的確有了安排!股市長期低泡沫!在大風浪中其實守得固若金湯!

 

  最近的《施政報告》令地產也可穩守,除了透過《收回土地條例》令增加土地供應有曙光外,也放寬樓市辣招,為何這樣做可以在環球量化貨幣引起的市場滯脹下能夠穩定樓市?

 

  樓市辣招的目的是去除市場泡沫的,同時有積穀防饑的功能,所謂積穀防饑就好像水塘儲水一樣,這個功能是「龍市」向前推演的重要發展,即是說雨水多的季節儲下的水,自然會在乾旱的時候使用,甚麼時候是乾旱時候?我認為現在樓市和經濟欠佳,正正就是市場乾旱時候的開始,這時候樓市辣招應該是會逐步放寬的,我想提出多年的抑壓市場積聚了大量購買力,而且現在如果與九十年代的建屋量去比較,過去20年總共最少起少了約五十萬個公私營房屋,加上,2009年至今,10年期間樓市辣招總共出了6次的稅項增加或調整及8次的逆週期按揭措施,未來,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樓市辣招會一步步放寬,這些購買力和需求已經重新得到解放,在這段時間放寬市場,不會令到樓市急升,但更加重要的是樓市不會容易出現急跌。簡單來說,樓市表現很大機會會比其他投資項目更穩定,當市場發覺投資樓市更勝其他項目的時候,房地產亦會更受歡迎!以上是一項新的常態,亦因此我覺得樓價仍然會輾轉向上,或者是否大幅向上已不重要,更加重要是相對穩定的樓市,將會成為當今亂世中最穩定的投資項目。

 

  在投資方面,我認為香港人應該Be water游走大灣區,内地不斷放寬置業、醫療及福利,正正是給予香港人可遊走大灣區,「香港愈差,只會令大灣區融合更順利」,因此我認為香港人必須要買内地物業,在投資上,在一個變動的市場裏面,要有合適套戥是很需要的,但是不是要放棄香港?不是,香港機會仍多,而香港正是面對一個就好像電影《讓子彈飛》的劇情一樣,是做著一個財富的重新分配,《施政報告》是反映土地供應上的改革,特首林鄭有沒有這個能力不重要,因為中央已經啟動了這個開始,另外,放寬樓宇按揭亦令到高槓桿板塊即400至1000萬物業是應該會跑贏大市的,這個無疑中開放了上車及換樓機會,令到未來草根人士可以更大量去投資,亦即是在分配財富上有了變化,商舖將出現入市良機,當然很可能不是現在,有可能在明年或者再下一年出現,兩房成為換樓對象,買兩房的人已經不單只是上車客,還加上了納米樓的小業主去換樓!兩房會跑贏大市!「三房住一世」,這是未來供應不足的板塊!呎價在很多區亦是偏低!性價比高!大家應該好好掌握!

 

  中國極可能透過香港,好像種牛痘一樣是得到免疫能力,有了這種免疫力,中國將正正式式踏上世界領袖的舞台。

 

  在政治問題上,我再想強調我們不要將當下亂局表面化當責任是在於年輕人,實際上香港是四權失效,立法會成為香港人負資產,香港行政效率表現差!官僚!警察被圍攻及制约!記者也被嚴重量化!良莠不齊下普遍都不能反映兩方面的意見!沉默大多數因此任人魚肉,我認為民情會反彈,但反彈不應該去做某社群的鬥爭,而是建立第五權,即是沉默大多數團結崛起,去問責、批判及鞭策政客及高官,我認為假以時日有足夠水準的香港人是可以好好地運用的。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16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20-4-3 06:32 PM
  • #17
  • 回覆 #3 吡吡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

    香港發生的暴亂,其實是徹頭徹尾的文化大革命的翻版!都是將價值觀扭曲,同時以正義為包裝去傷害不同意見的人!很奇怪,明明一模一樣!但他們打死都不認!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20-4-3 06:31 PM
  • #16
  • 回覆 #2 GreatChinese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香港今時不同往日,今非昔比,你開放人們也未必願意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12-18 07:03 PM
  • #15
  • 懷舊歌曲 长亭送别(長亭送別)
    由美國的一位哈佛醫學院畢業的醫生 John P. Ordway (1824-1880) 在1851年作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後來李叔同(宏一法師)填了詞,於是就從大陸唱到了台灣。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12-18 07:02 PM
  • #14
  • 回覆 #13 吡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me2mCcI&list=RDR*****rme2mCcI&start_radio=1&t=88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12-18 06:54 PM
  • #13
  • 长 亭 外 古 道 边 芳 草 碧 连 天

    晚风拂柳 笛 声 残 夕 阳 山 外 山

    天 之 涯 地 之 角 知 交 半 零落

    一 觚 浊 酒 尽 余 欢 今 宵 别 梦 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me2mCcI&list=RD7vs7kOcUaIw&index=9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12-18 03:43 PM
  • #12
  • 分享總編輯時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qZMCIjnDU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12-17 06:34 PM
  • #11
  • 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VOOVEZrXWg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12-17 06:28 PM
  • #10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YIhALFDVU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12-17 06:20 PM
  • #9
  • 母親84歲問:看不看得到兩岸統一?

    回:很難!

    又問:國民黨會不會再當總統?

    回:有可能。

    母親說:好,我等這個妳等那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1Axxlea28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12-17 06:15 PM
  • #8
  • 微~~~~~~~!

    还有沒有人會歌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vs7kOcUaIw

  • 引用 #6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9-12-11 07:44 AM

    憑歌寄意:-- 香港由小漁村到國際大都會,按原來途徑,應再上層樓,但卻在此時此刻,應聲而倒,這麼近,那麼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aidang發表於 2019-12-17 10:04 AM
  • #7
  • 香港的当前乱局,显然是林郑及其同伙造成。他们试图混淆两制,打开送中大门。虽是一国,但两种制度截然不同,有的地方甚至敌对。有人想要剥夺港人的自由,阻扰港人对民主的争取,自然遭到港人的极大反对。林郑的臭棋,是导致目前状况的直接原因。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9-12-11 07:44 AM via mobile
  • #6
  • 憑歌寄意:--
    香港由小漁村到國際大都會,按原來途徑,應再上層樓,但卻在此時此刻,應聲而倒,這麼近,那麼遠,像二戰盟軍空降荷蘭Operation Market Garden,敗在A bridge too far(電影名),正如英國Douglas Murray話女權份子,LGBTQ等等爭取權益份子,和香港已享有高度自由的泛民愚衆一樣,要爭取絕對無制約的自由/權益,招致反彈,甚至ㄧ子錯,滿盤皆落索,全因貪勝不知輸,無學習到中國陰陽之學,將香港在中國崛起大趨勢下,逐步邊緣化,走回頭路--漁村化。

    "漁舟唱晚"歌詞

    红日照海上
    清风晚转凉
    随着美景匆匆散
    钟声山上响
    海鸥拍翼远洋
    要探钟声响处
    无奈我不知方向
    人象晚钟一般愤
    美景不可永日享
    船划破海浪
    终于也归航
    无论我多依恋你
    苦于了解情况
    归家怨路长
    痴心却在远方
    谁遇到风浪
    多少也惊惶
    无力再收痴心网
    心中急又慌
    涌出眼泪两行
    向晚景色碎
    红日向山边降
    前路也许昏昏暗
    天边总有月光
    含泪看彼岸
    不知你怎样
    来日也许可相见
    相见止于梦乡
    相思路更长 心曲向谁唱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9-11-30 11:54 AM via mobile
  • #5
  • 回覆 #3 吡吡


    盲化大革命幾時完不知道,可能要好耐好耐,因參與者已投入太久,Sunk Cost太重,好難抽離。
    不過佢地醒唔醒唔緊要嘅,Max Planck話齋:--
    A scientific truth does not triumph by convincing its opponents and making them see the light, but rather because its opponents eventually die and a new generation grows up that is familiar with it.
    長江後浪推前浪,識時務者為俊傑。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9-11-30 11:46 AM via mobile
  • #4
  • 1997亞洲金融危機教曉了數以萬計以上,當年盲目冒進理財香港人真正的,而不是書本上和老師教授的經濟和理財知識,令港人在2008更嚴重的金融海嘯能安全渡過,不致於像美國數以百萬業主淪落街頭,和像歐豬四國老百姓的下場一樣。
    2019黑衣之亂對港人也是一個政治上的wake up call,能從這個暴亂總結教訓,部署策略,打政治動蕩的防疫針,為可能接踵而來的後資本主義崩潰的政治動蕩做好準備,未嘗不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9-11-27 06:34 PM
  • #3
  • 大家仲記唔記得,當年文化大革命,全國人民係幾咁萬眾一心,又齊齊跳忠字舞,嗌口號,唱革命歌,搞串聯唔返學剩識革命架?後來又何解會個個知錯,話文革係災難呢?等下啦,香港呢鑊唔化大革命熱三年、冷三年、岸岸居居又三年,再加改革放開三十年,約莫四十年倒,香港人就會回復到歡槳嘅時光架嘞!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9-11-16 12:53 PM
  • #2
  • 假如中央宣布,讓十四亿中国人自由出入香港工作居住,那股市楼價和經济会如何發展?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