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15/10/2015

能讓你慢活的另類台灣建築

  每一次隨同香港建築中心到外地旅遊,經常聽到團友慨嘆:「點解人地有,我地無嘅!」。今次「台灣建築之旅」亦不例外;這不是香港人獨有的單向思維,各地遊客,尤其較年輕一輩,都會這樣想,這樣問。

 

  廣東話有句通俗語:「人睇你好,你睇人好」。從遊客的角度往往挑選自己喜愛的地方,專注尋找自己嚮往的東西,加上放假心情,對旅遊的地方總會感覺良好。反過來,在自己居住的地方,要面對生活桎梏,必然煩惱。旅遊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民間,才算不枉此行。

松山創意園的誠品酒店,由日本建築師Ito 設計

  台灣是我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今天去得最多次數的地方。從前,我們不好意思談論台灣旅遊,怕被嘲笑老套!事實如此,數十年來,台灣相對其它亞洲小龍,市容沒多大變化,連光華文化中心的主管也自嘲台灣建築「夠醜」。較好看是日治時代的舊建築,且不少是日本建築師森山松之助留下的仿西式建築;蔣介石年代的「十大建設」是為了中式而中式。總的來說,當年因缺乏建材與工藝,並不算是精彩。

台北101

  在台灣看建築,需要懂得尋找。別以為信義區的新建築會「有睇頭」,都是一般行貨;尤其由李祖元設計的台灣地標101大樓,那企圖一步到位的「世界第一高樓」,離不開他最慣用的中國形式主義與鬥大鬥高。從建築風格與取向,足反映台灣人民的兩代心態。

一間叫「初衣食午」的咖啡館

在大安區的Agnes b咖啡館

在大安區的品味咖啡館

  上一代,在甄選建築方案,偏好高大雄偉附加一些仿古的文化符號,故台灣有不少仿古式豪華住宅。年青一代,沒有包袱,台灣高踞90%的大學生比例,雖然出路困難卻能改造人民素質,衍生大量文藝青年;由此,品味咖啡店愈開愈多,成為近年台灣另類的城市景觀。反過來,香港的生活實在太急速,年青人每天在拼博,在催趕,在加班,當發覺不太遠處的台灣,原來仍有充滿懷舊色彩的地方,可以這麼悠閒地「慢生活」,當然趨之若鶩,視台灣為理想的旅遊聖地。

「香港周」的工作坊

「十築香港」在台北香港周展出

香港建築中心會員參觀台北黎畫廊

黎畫廊的馮永基水墨展

  今次的旅程,包括出席在台北的「香港周」,重點之一,是香港建築中心曾成功舉辦的「十築香港」,獲「創意香港」邀請,移師松山創意園。其間,筆者亦在黎畫廊舉辦了一個畫展,並從北到南,西到東,走了台灣一個圈。目的是細看台灣的另類建築,靜心觀賞各地的創意園區。

  台灣的主流建築乏善足陳,部份原因是由當地較保守的大牌子建築師事務設計又或業主的庸俗品味使然。儘管不少台灣的建築師都畢業於北美名校,但要推高設計水平,亦要客戶同步提升對建築欣賞的視野,需時動輒二三十年。故此,要從中年及更年青的梯隊才見到「摒除娘氣」的作品,好不容易,才能找到「另類佳作」……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Festive Cheer is in the air

You May Also Like
#Art & Culture
More on Art & Living
Popular Tag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 港股
    • A股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