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8
實證為本 和諧社會
今年是「六七暴動」發生的50周年,引來媒體大篇幅深入報道及討論該事件。其實,今年也是一個機構成立50周年,筆者為參加該機構的慶祝研討會還推掉好幾個約會—政府統計處於1967年成立,但正如今次慶祝活動完全沒吸引傳媒眼球;50年前該處成立時,相信報道也不會多。但對於一個在中學、大學、投行工作,以至現在做公共政策研究時,也不斷應用該處數據的人來說,參與是次慶祝、直接跟天天搜集資料的人員講聲多謝、給予鼓勵,是飲水思源的最基本責任。筆者亦很高興當天不但全場爆滿,而且差不多城中所有社會經濟研究的學者和組織也聽足全場講座。
過往本港較少民間政策研究,若要改善施政,應該需要更多使用數據。(資料圖片)
統計數據本身已有用,但要將數據(data)增值到能影響決定的資訊(information)就要靠使用數據者的好奇、積極發問及跟進分析。一個好研究員一定每事必問,例如當他/她看畢文首一段時,一定會問「究竟50年前的暴動及同年成立的統計處有沒有關係﹖」這問題筆者沒深入跟進,但一個結論是,當社會出了問題,需要轉變時,沒有政治色彩的優質統計數據,以及中立的研究員,對良好的政策決定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今天只有少數人開心的香港,正面的改變是絕對需要的。而當事情、環境轉變愈多,統計工作也要跟上,增加新的資料和搜集方式,並提升數據收集的頻率(frequency)。
實用統計數據 仍存不足
可惜,有些很有用的統計在公、私機構還是不足,例如有關家庭上流力的跨時期追蹤研究(longitudinal study)、更細緻的在職人士工種統計、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突破下,政府可加強支援市民的範疇等。又例如近年廣受關注棕地問題,其實已存在10年以上,為何一直沒統計,要到這兩年才進行全港調查﹖相信這亦和財政資源不足有關。事實上,團結香港基金翻查政府財政數據,發現「規劃及地政」範疇的預算開支,在過去幾年都落後於整體政府經常開支增幅—這有違本屆政府指土地房屋為「重中之重」的方針。硬數據和「書」一樣,都是要到用時方恨少。沒硬數據,政策討論的「想像空間」就自然會增加、令人容易加鹽加醋、無限上綱。近期香港所見最佳例子,莫過於剛過去的特首選舉,候選人之一的曾俊華一句「不想再見到香港人移民」,激盪人心,不知就裏的人,還以為香港正經歷另一次90年代中一般的移民潮。剛好前幾天保安局公布一則數字︰2016年,估算共7,600名港人移居外國。各大媒體爭相指出,這是3年新高。接下來出現搶眼球的標題,甚麼「港人心淡移民」、「港人用腳『投票』表不滿」、「港人憂慮香港前景,促成移民人數增加」;有報章找來泛民議員評論,立馬扯上政改問題,甚至說候任特首林太未能修補社會撕裂,證明她是「689」2.0,只會令移民潮加劇云云,一下子又是現任特首梁振英的錯。
不過,若我們作長時期分析,2016年的數字比2006年的10,300人低26%;而2012年起的5年,移民人數每年平均只有7,300人,顯著比之前5年為少。開玩笑一句︰按媒體和政客的邏輯,這是否本屆政府的「施政政績」﹖
筆者想指出的是,解讀數據必須全面客觀、摒棄政治有色眼鏡。其實上述數字還有很多更值得研究的空間,例如是否別國田地真的更好耕?若是,香港又應如何改進?有港人向外移民,那麼又有多人港人回流﹖移民的港人在港是否仍擁有物業﹖按每戶3人計算,7,600人等於2,500個可出售或出租單位,等於近5年平均每年私樓落成1.2萬伙的21%,絕非「細數」﹗
科學分析案例 支援施政
提到樓市,剛出爐的樓價數據,八大指數同創新高。但其實同一周,稅局亦公布薪俸稅分析,年薪60萬以上的納稅人大增4.2萬人,其中年薪90萬以上也增加1.7萬人,比每年落成的新樓數量還要多﹗同一個星期的兩個數據,已經多方面解釋了何謂樓市「剛性需求」,足以打破坊間「外人買貴港樓」的迷思。當然,作為政策制定者,也應了解這些高薪人士來自哪個行業﹖政府政策應如何支持這些經濟活動,增加上流動力﹖
過去,政府投放在政策研究的資源不足,大學也鮮有專注本港研究,幸好近年有個別媒體的深入偵查報道(可惜同樣資源不足),以及智庫的幫忙。講到底,與時並進的政策,需要與轉變同行的資訊和研究。因為和諧社會取決於廣泛共識,而共識則建基於良好的事實報道。愈多客觀「硬淨」的數據,才能遏抑帶政治有色眼鏡的人「自由闡釋」,甚至沒有根據地上綱上線的空間,做到以實證為本的公共討論,讓社會同行研究出真正具利民實效的政策,締造和諧社會。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