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0-08-18Text: 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員 李君兒、實習研究員 何駿飛Photo: shutterstock

疫情下的另類曙光:策略性採購(下)

 

  延續前文:疫情下的另類曙光:策略性採購 (上) 

 

  新型冠狀病毒病(新冠肺炎)把本地公營醫療體系的脆弱顯露無遺:公營體制資源不足、醫護人手持續緊張、大眾卻難負擔昂貴之私營服務。疫情中,公共衛生界除了忙於實時追蹤個案、分配防疫物資、加強公眾教育外,更多專家放遠目光,重新關注醫療體系之長期應變力。

 

  當中基層醫療繼續成為討論的重中之重。一個穩健的基層醫療系統,能擔起社區第一道防線,積極推廣預防性護理,防患於未然。不僅有助控制因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帶動的醫療需求,亦可在突發公共衛生危機下能協助減緩社區爆發、增強公眾抗疫能力,並維持常規醫療服務。不過至今本港基層醫療仍然較為遜色,有甚麼良藥妙計能推動發展?

 

基層醫療中的策略性採購

 

  其實近年策略性採購(Strategic Purchasing)此政策工具,憑其對體系的持續性的關鍵作用,已漸得港府之重用。長者醫療券、地區康健中心和自願醫療保險計劃等重點醫療政策均鼓勵市民使用私營基層醫療服務,以分擔公營系統的負擔,整體上調整本港公私營失衡的問題。

 

  7月中,本港的一場網上圓桌會議無懼疫情的水深火熱,雲集本地至國外的公共衛生專家,便是探討策略性採購對二十一世紀醫療體系的意義。會議上,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學講座教授、暨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教授強調:「策略性採購為政府主要職責,以決定如何提升整個體系的效用。」當中基層醫療發展亦不例外。

 

  與會者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醫學院社會與預防醫學系公共衛生教授Chiu-Wan Ng教授分享了當地於2019年推出的B40群體健康關懷計劃(PeKa B40)。計劃為全國最貧窮的40%人口提供免費的身體檢查,當中七成的程序皆在私營界別進行,正正便是於基層醫療中善用策略性採購的範例。業界普遍認為方向正確,有助推動預防性護理。

  

 

公共衛生危機 突顯整體性思維的重要性

 

  具應變力和持續性的醫療體系是防禦傳染病和慢性病流行的最佳抗體。但說到要裝備體系,我們必須細心分析整體人口的需求,分辨出體系中的不同缺口,並提升由基層醫療到醫院服務各層級護理的整合;同時加以平衡公私營資源分布,釐清兩者間相輔相成的服務目標。

 

  如上文而言,新冠肺炎為本港醫療體系的公私營協作模型帶來重大契機。因應疫情緊張,醫院管理局進一步服務擴大其公私營協作範圍,或能向大眾顯示策略性採購的重要性。在短期的抗疫背後,港府如何能繼續善用此政策工具,推進基層醫療,提升香港醫療體系的可持續性,我們將拭目以待。

 

 

重溫「二十一世紀醫療融資:策略性採購中的公私營協作」圓桌會議: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live/?v=302421424282679&ref=watch_permalink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更多政策.正察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策略性採購 #基層醫療 #圓桌會議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