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
【醫療科技革命】英法出巨款發展AI,分分鐘可救逾兩萬人生命?
AI在醫療領域上早已廣泛應用,從偵測早期徵狀、診症、施手術,以至醫院行政工作如預約診期和病人登記、預測傳染病何時爆發,甚至有AI機械人可以為病者解悶去煩憂。有分析公司估計,AI醫療市場的增長將由2014年的6億美元(約47億港元)上升至2021年的66億美元(約515億港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40%。
英法投放巨款發展AI 為病人燃點希望
AI的出現,為醫學界帶來許多技術和新氣象,也為病人帶來希望,所以多國積極發展AI技術。英國首相文翠珊早前便向國民承諾,會投放巨額發展人工智能(AI),以便及早偵測癌症,估計AI能夠在未來15年內,幫助拯救逾兩萬人的生命,還讓他們重過健康自主的人生。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今年初也宣布未來五年會投入15億歐元(約136億港元)發展AI,其中包括以AI改善醫療。
《哈佛商業評論》早前提出,現時醫療保健範疇最有前景的10大AI應用,包括機械手術助手、虛擬輔助護理、優化管理工作流程、欺詐識別(主要應用在醫療費用欺詐行為)、降低劑量誤差率、聯網機器、臨床試驗、初步診斷、自動圖像診斷及醫療數據網絡安全,預計這些應用可在2026年前為美國醫療界每年節省1,500億美元(約11,700億港元)。
10大AI應用中,首推機械手術助手最有價值。從手術前的病歷分析、手術時引導醫生,到之後歸納經驗改進技術,AI助手估計在2026年前可為醫療增值達400億美元(約3,120億港元)。排第二和三位的虛擬輔助護理和優化管理工作流程,則分別可以為美國醫療界減省200億和180億美元(約1,560億和1,404億港元)。
AI不但有助醫學治療 還可減省開支
醫療套用AI技術不但價值高,成效也理想。北美脊椎學會曾調查379個病人接受過骨科手術後併發症的情況,發現有AI助手協助的案例併發症大減,僅為只有人類醫生操刀的六分之一。
近年來,AI在初期診斷的作用漸見明顯。中文大學的沈祖堯教授早前撰文,指診斷技術的進步帶來大量數據。例如,膠囊內鏡可以完成整個小腸檢查,在六小時的檢查中,共拍攝5,000多張圖像,當中往往僅有二至三個圖像能夠顯示出病理所在,醫生難以單憑肉眼很快地找出病因,AI便可以幫助檢測圖像中的細微變化,增加診斷的準確性和減少人為失誤。
不過,顧問公司麥肯錫卻指出,AI雖然潛力龐大,但在醫療界要進一步發展,還是阻礙重重。例如要蒐集分散在不同醫療機構的數據,相當困難;病人病歷私隱問題爭論不休,有待各界協調溝通;AI的演算法往往是「黑箱作業」,要在一時三刻解釋其演算軌跡及因由,並不容易。
阻礙重重無阻AI發展
美國已故著名未來學家亞瑪拿(Roy Amara)有一句名言:「我們慣於高估科技在短時間內帶來的效力,而低估了它的長期效益。」
無論如何,AI在醫療界已締造了不少成就,我深信人類只要憑著獨有的創意思維和解讀能力,定能跨過重重障礙,讓 AI的發展更進一步,這樣不但惠澤市民,同時可為更多病人燃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