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8
美財政鬧劇
今周至10月中,美政府的財政鬧劇,會常出現於報章頭版,無知的投資者會被這鬧劇嚇親,因為話美政府要停擺,美國債券要違約,如這出現,則恒大(03333)債券的違約只是爆個炮仗,而美國債券的違約則是個核彈。
有知的投資者就不會怕,因為美政府不敢引爆這個「核彈」,頂多是引爆個「詐彈」。
整個鬧劇的起源是在2019年美國在共和黨的特朗普,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和參議院借疫情之便,暫取消了美國國債上限至2021年7月31日,在這無上限期間,美國政府就大量發債,到2021年8月1日時,特朗普政府所發的美國債,已遠超在暫停國債上限之前所訂的美國債上限。此即如不通過法案去提升國債上限或再撤銷國債上限,拜登政府是不能再發國債,即美國政府會因無錢出糧而定要停擺,而美國政府亦會無錢去支付到期的美債息和贖回到期的美債,這將是美國史上的首次。
(iStock)
講得如斯嚇人,不是我講的,而是美財長耶倫,稍前發了通函予美國兩會議員,講美國政府會於今年10月中莫財(圖一),高盛計算出這個「莫財日」是今年10月27日(圖二)。
這個「莫財日」會否真出現?理論上是不會。但如有「意外」,就會,而這「意外」的成因是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玩嘢。
上周,美國國會通過了個臨時應急議案,重點是:
(1)使美政府營運至今年12月3日;
(2)撤美國國債上限至2022年12月16日。
第1點很易理解,美政府不能停擺,更不應出現歷史性的違約。第2點則有重重的黨爭意義,因為2022年11月,美國兩院有改選,如民主黨又掌控兩院,自然可以輕易解決國債上限難題;但如共和黨勝出,則國債上限困局便是共和黨問題,那時拜登仍在總統位,共和黨不易任意妄為。
共和黨人知不知這個在明年兩院改選後所可陷入的困局?知,怎辦?在今年8月,有46位共和黨參議員簽了封聯名信,謂不允許提升國債上限,在美國,提高國債上限是件重要政治議決。(哈哈,重要!?,已提升過78次啦!)要在60位參議員通過才可,所以今次拜登政府就等能動員所有民主黨參議員去支持提升以至擱置美國債上限,拜登政府仍欠6張參議員票才可成事。
哪,拜登政府不是實成「無錢總統」?不會,因為,為免出現這種政府停擺、政府違約的惡劣局面,拜登政府是可以:
民主黨兩院議員一力承擔地通過財政方案及擱置國債上限,唯一的代價是民主黨選民中,如有不同意民主黨議員這個做法的,是可以在明年的兩院改選中,不投他們的票。
共和黨議員可以置身這齣鬧劇之外,而共和黨所掌握的傳媒如FOX等,會幫共和黨議員作解脫。
這就是民主黨想拉共和黨落水去通過提升國債上限的原因,有鑊要一齊孭,才可有個「公平」的選舉。
市場對鬧劇心存戒心
以下是共和黨在眾議院發言人的意見:
Senate Minority Leader McConnell said the Republicans will support a clean continuing resolution that includes disaster aid and refugee resettlement funding, but not legislation to raise the debt limit.
McConnell said on the Senate floor Thursday that it would take Democrats「about a week or a little more」to use the so-called budget reconciliation procedure to raise the debt limit. Senate Democrats have so far resisted deploying that tactic, saying that the effort should be bipartisan-as it has been in the past.
「This may inconvenient for them, but it is totally possible,」McConnell said.「This Democratic government must not manufacture an avoidable crisis.」
McConnell的話說明一切,共和黨議員一定不再蹚這次的渾水(2019年共和黨掀起的一蹚忘記了!?)
不過市場對這個鬧劇,仍心存戒心,所以市場仍有反應。
(1)戒心是多了的(圖三);
(2)息是升了的(圖四)。
兩黨黨爭會不會玩出火?要看緊,但可以肯定的是,內耗不利國家經濟發展,所以美國如因黨爭而衰敗,不要又賴中國了。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