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 09:00:00
最終章:同學提交社區解難方案 專員分享評審感受
個多月前疫情才稍見穩定,最近再次出現社區大爆發。慶幸是在五、六月的這段時間,參賽同學把握機會和工作坊導師見面,獲得不少實用意見改善設計,亦有回校一起試造原型實物,以彌補停課期間的日子。
入選決賽的十五組別,在七月初的最後評審日,各自向評審介紹及展示其作品各功能。評審團隊以設計的創新性及獨特性、社會效益、項目可行性、表達技巧四大範疇評分。在審評完結後,把握機會和九龍城區民政事務專員郭偉勳太平紳士(Franco)分享今年比賽的感受。
同學克服疫情影響 提交不少創意設計
是次比賽的題目分為三大範疇,分別為公共空間、街道衛生及泊車問題。針對以上題目,決賽的隊伍提交的原型設計比例平均,沒有側重某一議題。對於今年的參賽組別設計, Franco 了解到疫情對同學的影響不少,令他們少了機會落區實地考察或採訪,但看到同學的原型設計和介紹後,便知道他們非常努力,想方設法去了解問題,並花了很多心思完成。「和一些同學及隊伍聊天,得知他們很有心做好,這種堅毅精神很重要。他們的原型設計,不少都可嘗試再深化,相信能在區內實行出來的。」Franco 表示。
針對衛生問題,有些隊伍設計廚餘回收或垃圾桶改善,一些新想法都可以嘗試在社區推行。以廚餘回收為例,同學當中某些概念和方案,和九龍城區一些初步研究中的構思不謀而合,相信未來有機會在社區落實。至於泊車問題,同學都非常關注,嘗試以新方法去改善管理泊車位,相信如再經過深化,有機會變成一個實際應用,幫到車主、泊車人士,甚至改善整個規劃。
連結社區不同持份者 提升實行性
問及比賽的最大意義,Franco 認為可以透過正向思維,連結九龍城區的居民及不同持份者,與同學一起思考社區問題,分析箇中成因或提出新思維,嘗試找出大家都認為可行方案,嘗試解決區內的「老、大、難」問題。同時,讓區外同學參加,亦讓他們更加了解九龍城區的問題,而當中不少問題亦非九龍城區獨有,在九龍城區可以是一個試點,由這裡開始找到解決方案,若有成效,可以推而廣之到其他地區,解決其他區的問題,改善社區和市民的生活。
Franco 提到,「不同方案都有其設計上的思考模式,在過程當中,同學們站在持份者的角度思考其需求以及成因,亦做了一些試驗工夫,測試社區反應。當我們著手處理這些問題時,便有不少好的參考方案,將來有機會落實試行時,會更容易推行,提升實行的可能性。」
《說說心理話》身體唔舒服查唔到原因?周身痠痛疲累?可能係患有心身症!點解原生家庭會長時間影響一個人?點樣脫離循環?►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