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23-06-09

俄烏戰爭的新局面

  世界正經歷著百年難得一見的大變局,未來數十年的全球格局很可能會被兩個戰場的結果所決定。

 

  本文先說第一個戰場。不錯,正是俄烏戰場。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顯然是美國指揮下的北約,俄羅斯只是被動反應。我們需先推斷美國本來在打著甚麼算盤。美國的戰略家基辛格及米爾斯海默等人,早已多次指出北約東擴至烏克蘭,俄羅斯必會視為嚴重挑釁,一定還擊,但美國為何仍鼓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從博弈論的角度看,若俄羅斯在受到挑釁後,十分膽怯,決定唾面自乾,任由北約與烏克蘭為所欲為,那麼美國的霸權便可更上一層樓,俄羅斯被欺壓得翻不了身。

 

美國北約 推烏克蘭做炮灰

 

  當然我們知道,普京選擇了強硬路線,要懲戒烏克蘭。美國不可能沒有預計過俄可能有此選擇,所以美國和北約的反應也十分迅速,顯示出她們早已進行過沙盤推演,可立刻依計行事。美國的策略有兩個組成部分,一是供應武器及提供其他援助,讓烏克蘭變成打仗的代理人,美國及北約則不願送上自己軍隊當炮灰。這樣就算輸了,也不致損失太慘重,當然烏克蘭會山河破碎,但美國卻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第二個組成部分是打美國擅長的經濟戰、金融戰。俄被極限制裁,外匯資產被充公,北溪輸油管被炸掉,美也不「批准」別的國家與俄貿易。美國本以為這些招數一出,俄的經濟必定撑不下去,民不聊生,戰場上士兵失去鬥志,戰爭很易輸掉。殊不知局勢發展卻荒腔走板,並無跟著劇本走。這是一場西方白人之間的戰爭,他們人口只佔全球12%,其他88%基本上沒有跟隨美國指揮棒起舞,中國和印度與俄羅斯貿易大增,中國與俄還建立了緊密關係,兩國經濟互補性極強,中國是製造業第一大國,俄是天然資源第一大國,兩國一結合,便不怕西方的所謂「制裁」。

 

俄GDP降幅 遠低於IMF預測

 

  值得一提的是,俄的金融並無癱瘓,盧布匯價硬淨,這倒是完全可事先預期的,只是美國政客無知,以為盧布必垮掉而已。早在1983年,後來取得諾貝爾獎的薩準特(Tom Sargent)及華萊士(Neil Wallace)便論證過,只要國家有法律規定,購買該國貨物一定要用該國貨幣,那麼這貨幣便必有價值。

 

  IMF去年本來預測俄羅斯GDP會下降超過8%,但實際上,去年只下降了2.1%,今年預計GDP還會上升,通脹率也不高,而且俄國工業受戰爭刺激,軍工廠不停開工,武器彈藥供應可源源不絕,酷似二戰時美國的情況。反觀烏克蘭,不但大批人口離開,財產損失慘重,GDP也跌了30%。北約卻是連彈藥的產能都出了問題,烏克蘭彈藥得不到補充,所謂春季大反攻要一拖再拖。

 

(Shutterstock)

 

  北約經濟戰輸了,俄可以持續打下去,歐洲及美國厭戰情緒卻早已出現,這樣下去,北約是捱不住或不願再捱的。烏克蘭就算得到軍援,徹底戰勝實力強大得多的俄羅斯幾不可能。若是真有大勝,北約更怕,因為一個擁有最強大核武的國家若在常規戰中大敗,誰也不能保證她不會動用核武。

 

  既然如此,對北約而言,當前最理想的情況是烏克蘭的反攻能有小勝,取回多一點失地,那麼在與俄的談判桌上便可爭取多一些有利條件。但烏能夠小勝而又能守住戰果嗎?我不表樂觀。今天烏軍早已死傷枕藉,如何可滿足到北約的願望?

 

華當和事老 提升國際形象

 

  事後看來,美國有得有失。得是因為她能利用歐洲對俄的恐懼心理而鞏固了北約,歐洲諸國結成歐盟本有資格經濟上挑戰美國,現在難度會增加。經濟上,美國雖也付出過軍援,但她貴賣天然氣給歐洲,可賺回一筆作補償。她的失是她的經濟制裁戰套路暴露了,中國已洞悉其虛實,可及早防範。美政客一再認為中國才是最大威脅,把俄羅斯推了給中國,對美當然不利之極。

 

  歐洲諸國是大輸家,一無所得,這都是拜其沒有獨立自主政策所致。烏克蘭近乎亡國,生靈塗炭,倒是中國並不希望她如此悲慘,因為這會拖累一帶一路的進展。

 

  中國是贏家。俄羅斯與中國合作,意義重大,俄還願意與中國開發其遠東地區近7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超過中國總面積的7成。中國現在扮演著和事老的角色,若成功,國際地位會大升,有利解決台灣問題;若不成功,也可留下「愛好和平」的形象。

 

(本文原載於6月9日《晴報》)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特朗普指不排除使用武力奪取格陵蘭及巴拿馬運河,你認為言論會否加劇美國與盟友間的不信任?► 立即投票

更多雷鳴天下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大國博弈 #烏克蘭 #俄烏戰爭 #俄羅斯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