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4 17:01:43
後疫時代的教育需要與省思與未來想像 - 謝思熹博士
三年疫情為學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影響,而教育界必須重新檢視現下學生和教師的需要,才能進一步思考未來教育的方向。為此,社創校園展開了「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需要與省思」研究,並於本年5月至8月向500名中學生(共收回494份問卷)就學習狀況、心理健康、社交狀況及未來規劃四方面作問卷調查,同時與14位中學老師進行深度訪談,作交叉驗證。
學習狀況方面,超過7成學生認為有足夠的硬件設備和合適上課的空間進行網上學習,但是值得關注的是,有超過4成學生認為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與聯繫有待提高。而同時,受訪老師也大多認為網課期間難以為學生提供即時回應或幫助,以致學生解難的能力及毅力均比從前低,無論在堂上答題、功課及測驗中,放棄作答、缺課、欠交功課、網課掛機的情況也變得常見。網課讓同學習慣「即食麵」式學習,應付簡短或遊戲式功課,反而失去學習長文、深度閱讀的能力,是將來學習必須要留意及填補的位置。同一時間,教師也指學生心理健康情況比從前讓人擔憂,70%受訪教師表示疫情期間學生情緒行為問題,如學生壓力指數明顯升高,嚴重缺課、自殘等有所增加。社工疫情期間個案亦急增,有學校急需處理的個案達55個,佔全體學生21%。而從學生調查中也反映,不同的考試和未知未來使他們擔憂(62%成績未如理想;53%應付頻密的測驗和考試;49%擔心公開試成績)。
另一方面,社交狀況卻出現令人意外的發現,學生在三年前(4.58小時)與現時(4.19小時)每日在課外與朋友相處的時間差異很小,也認為認識新朋友不難,反映學生對網絡上交友和維持友誼的適應。但另一方面,受訪的老師卻認為現時班內山頭主義嚴重,原有圈子會愈加鞏固,但少作圈外交流。也有一半老師表示學生之間的小衝突增加,不願遷就他人,情緒管理差,他們也觀察到少數學生開始不懂尊重對方底線,不知道自己說話會傷害人。而長遠而言,這也讓老師擔心學生太少與新認識的人面對面相處,讓他們察知他人感受,相處界線的能力倒退,也會欠缺理解和協調的耐心。
而放眼未來,超過一半學生希望工作能為社會帶來改變,而他們最關注的議題,包括:公共衛生、氣候變化、生態環境、居住、教育、貧窮、公平權利與社會平等,而如何創建這平台,及教育應扮演何種角色,應是教育工作者未來必須思考的。而受訪老師也有相應的觀察,他們指出現時疫情可能是改變的契機,無論是釋放課時 ──「復課後,發現半日課之下同學休息夠咗好多,精神較好。半日課的學習模式可能較好;以前同學放學後仲要補課,5點幾先離開學校,返到屋企食完飯做完功課,都12點先可以休息,但半日課之下,時間可運用得更好。」;或是重新制定不同課堂的規劃──「有啲堂cut咗,可以發展全人科:生涯規劃、倫理課、性教育、價值教育……既然每cycle要有一兩個鐘頭,疫情下狀態,有契機放多啲時間搞好啲。」
社創校園進行「後疫情時代的教育需要與省思」發布會,與業界共同探討疫後師生需要。
是次研究只是第一步,放眼將來還有很多不同的空間需要留意和填補。但是次研究也提醒了我們一眾研究人員和教育界,香港教育的問題不是一時三刻造成,反而疫情是帶來破壞還是變動的契機,也是值得我們共同想像。要讓學生在多變的未來成長,教育工作者需因時制宜的觀察並即時調整、回應或鼓勵,以至如何在後疫年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毅力影響頗大。
最後,也向一眾堅守崗位的教育工作者致敬,在研究過程中聽到不同教師自身與同行的故事,聽到他們如何在超越工作範圍下與學生及青年同行嘗試,如:課餘花時間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和需要、Zoom自修室與學生一同線上溫習,加強學生同行共學的感覺、義工活動助人自助:帶有情緒困擾或自殺傾向的高中學生到流浪貓社、「同行小組」計劃:師生一同學習一種新知識或投入一種新嗜好、投入社交媒體:努力營造班群氣氛;歡迎同學私下問功課談心事;多留意同學發帖……這一切一切也出於教師對學生的愛和關懷,只是希望各老師在關心他人同時好好照顧自己,未來路還遠,願各位能好好撐著。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