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食道癌來襲】五年存活率僅3 %!嗜煙、嗜酒男性最高危?

【食道癌來襲】五年存活率僅3 %!嗜煙、嗜酒男性最高危?

健康解「迷」

  中國人說「食得是福」,但如果感覺長期吞嚥困難,但又未有明顯痛楚,有機會是患上食道癌;食道癌並非10大常見癌症,但殺傷力不容小覷。有大學學者指出,由於患者普遍年齡較大而且發現得較遲,5年存活率可能僅2%至3%。

 

  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2016年有335人因食道癌病逝,於癌症殺手榜位列第9,當中273人為男性。

 

患者男性較多 嗜煙酒高危

 

林嘉安醫生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助理教授林嘉安表示,食道癌可分為鱗狀和腺狀,其中以鱗狀患者最常見,普遍為60至70歲的男性,男女患者比例達8比2,當中以有煙酒習慣者最高危。另一類較少見的為腺狀食道癌,患者雖仍以男性為主,但相對較年輕、甚至曾有30多歲的患者,患者數目近年亦有上升。

 

有吸煙及飲酒習慣,是患食道癌高危人士。(iStock)

 

  林嘉安說,鱗狀食道癌患者多年長兼生活習慣欠佳,因此不少患者「結局都不開心」,「他們本身年紀較大,又長期接觸煙酒,因此身體功能本來已經較差,未必可以接受手術,加上吞嚥困難影響進食、身體更瘦弱,可能一兩次治療無效後很快就病逝。」

 

  至於腺狀食道癌,醫學界近年研究認為,腺狀食道癌成因可能與中央肥胖和胃酸倒流有關。林嘉安稱,胃酸倒流患者有機會令食道細胞病變,形成巴雷斯特食道症,其中2011年有丹麥學者發表涉及過萬名巴雷斯特食道症患者的研究,發現該症患者患上食道癌的機會高11.3%。林嘉安指,食道癌最明顯的警號是持續漸進、無痛楚的吞嚥困難,「患者可能感覺有東西頂著食道。」

 

 

早期發現 宜切除食道治療

 

  現時最常用的診斷方法,就是透過胃內窺鏡檢查以及抽取組織化驗,若於早期發現,可以考慮及早進行手術切除食道,但如腫瘤已經變大或滲入淋巴組織,就要先以電療及化療縮小腫瘤,才考慮是否適合進行手術;一旦進入晚期、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器官,則只能依賴化療及電療,亦可能利用支架撑闊食道,幫助患者進食。

 

  不過,林嘉安稱,現時的治療存在眾多局限,包括手術後復發率高,而且化療及電療對於食道癌效果欠佳,「新確診的末期患者,5年存活率可能只有2至3%」現時醫學界正研究以免疫治療控制食道癌。林透露,瑪麗醫院正與全球近百個國家進行聯合研究,比較免疫治療與傳統化療對末期食道癌的療效,預計今年內完成招募。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