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敏感惹的禍】食物VS藥物敏感症狀大不同,中醫拆解身體「抗議」方式

【敏感惹的禍】食物VS藥物敏感症狀大不同,中醫拆解身體「抗議」方式

譚莉英
美女中醫

  秋風起,很多朋友不是這裏痕,就是那裏痛,其實,都怪過敏惹的禍。

 

  過敏症狀千奇百怪,連骨頭疼痛都可能出現,很多人服用中藥七天後,關節發脹和疼痛就消失了;到第十天,皮膚紅疹發癢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臨床上常常有人問:「皮膚怎麼突然癢起來了,一粒粒紅疹好難受喔!以前沒有這種情況耶......」或是「眼睛突然好癢,已經很久沒這樣,為甚麼又開始發作了呢?」 

 

  有些患者則是本來在調理某方面的問題,幾個星期都好好的,突然間皮膚癢起來了,抓個不停,就開始懷疑醫師:「是不是吃你開的藥的關係?」這個問題我和很多同行聊過,發現大家普遍都曾遇到,實在很無奈。 

 

  一般市民給西醫和中醫治病的心態不同。

 

  西醫治病,如果突然間皮膚癢起來,會告訴醫生,醫生加上一顆抗過敏藥就沒事了。但是中醫看病,如果皮膚突然癢起來,直覺反應就是吃這個藥的關係,嚇得立刻停藥,而且以後再也不會給這個中醫看病了。其實,原因可能來自於情緒壓力、食物、天氣變化或塵蟎。

 

食物、藥物引起過敏的症狀大不同:

 

  藥物過敏嚴重會休克,其實食物所引起的過敏才是最常見的。至於要判斷是食物過敏或藥物過敏,非常簡單,藥物過敏的特點是: 

 

  1. 立即型:症狀較輕。吃藥幾小時內就會發作,如皮膚紅疹(蕁麻疹)、眼睛或嘴唇水腫、頭暈、呼吸不順、腹痛,嚴重時會休克昏倒(很少見)。停藥就會自行改善。

 

  2. 延遲型:症狀較重。二、三十天才發作,如皮膚紅斑(斑丘疹),輕則發燒、眼睛灼熱、吞嚥不適,重則皮膚發生疼痛性紅疹水疱,甚至全身大面積皮膚剝落,嘴巴和眼睛的黏膜潰瘍,嚴重時可能死亡(較少發生)。必須趕快到醫院使用抗過敏藥治療。

 

  藥物過敏比較會在西藥出現,通常是較嚴重的延遲型過敏。最常見的是抗生素和退燒止痛消炎藥。 

 

  中藥只有少數富含蛋白質藥材,如:蜈蚣、殭蠶、天花粉可能產生輕微的立即型過敏,其餘的中藥材,幾乎不可能過敏。有些人吃一包中藥就明顯感到某些不舒服,其實並不是過敏反應,而是身體修復工程的自然現象。

 

  解決方法很簡單,只要向醫師反映怎樣不適,醫師做點小調整後再服藥就好了,不要急著換醫師,換醫師又要冒一次「初次處方」的風險。 

 

  食物過敏以皮膚發癢、關節疼痛為主 。

 

  食物過敏則通常是三天內發生,通常以皮膚發癢、眼睛發癢、關節疼痛為主。如果吃中藥前三天都好好的,後來皮膚突然莫名其妙發癢,最有可能是最近剛好常常吃到某種不適合的食物,而不是吃中藥的關係! 

 

  臨床常見過敏發癢元凶之一,就是堅果。那麼,到底是甚麼食物最可能引起過敏呢? 

 

  就堅果過敏的排行來看,花生第一、杏仁第二、芝麻第三、腰果第四。而加工方式不同,嚴重度也會不一樣,例如高溫烘烤或油炸過,又淋上糖漿的,所造成的過敏最嚴重! 

 

  要注意一點,堅果過敏不見得只會出現皮膚癢的症狀,也可能使某處關節僵硬,甚至疼痛,也就是所謂的過敏性關節炎。這在臨床上屢見不鮮! 

 

  很多人覺得不可能吧!專家都說堅果是最健康的呀!大家都在推廣,說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怎麼會不好?

 

  其實天下間沒有一項東西是絕對好或不好的,只能說適合不適合。而且就算適合,吃多了也不宜。就算最溫和的白飯,如果非體力勞動者,每日三餐,每餐吃四碗,早晚也是會出問題的。

 

過敏或發炎是身體的抗議方式

 

  大家受到各種資訊影響,「堅果等於健康」的印象根深蒂固,加上它本身非常好吃「涮嘴」,在想得到健康的念頭驅使下,不知不覺就過量了,而且通常是一買就是大分量,接著就連續每天吃,體質好的人還沒關係,偏偏吃堅果的人大多是體質比較差的,那就只能眼看著問題發生。 

 

  其實,過敏發作的快慢也和勞累與壓力程度,以及平時是否常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有關,例如麵包、餅乾、甜食、煎的、炸的、加工品、刺激物、高溫和燥熱食物,這些都會讓過敏的程度加重。 

 

  但是有些人吃同樣的東西,卻沒有引起過敏反應。這是每個人的狀況不同的緣故。對於不適合的東西,每個人的承受程度不同,有些人雖然吃了會引起過敏的東西,但平常壓力不大,沒有熬夜,也沒過勞,身體有足夠餘力壓低過敏反應,所以並無發病。 

 

  若果非常勞累,長期受壓,身體早巳疲於應付,一旦又吃到不適合的食物,例如高熱量的堅果,身體一下子處理不來,受不了就發出抗議訊號,用過敏或發炎的方式呈現出來。其他高熱量食物如芝士、甜食、糯米、油炸類,都是一樣的原理。 

 

小心!當食物引起過敏反應時的症狀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食物異常的反應。其症狀可輕可重,包括發癢、紅斑、舌頭腫大、嘔吐、腹瀉、蕁麻疹及呼吸困難引致低血壓等等。

 

  輕微程度者會有嘴唇或面部腫脹、抽搐、嘔吐、腹痛、拉肚子或起疹子等,嚴重者(極少發生)會休克,有生命危險,可能突然猝死。一般食物過敏的症狀會在進食後數分鐘到數小時甚至兩三天後才發作。 

 

  要避免過敏出現,可嘗試針灸治療。

 

  針刺:血海、公孫和湧泉等穴,平補平瀉手法,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天一次,七次為一療程。便可達到陰陽平衡,從而提升抗敏能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