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抗污染】改善環境,簡單從生活着手!在烏煙瘴氣的日子,煮個潤肺滋陰甜湯,踏出防護第一步

【抗污染】改善環境,簡單從生活着手!在烏煙瘴氣的日子,煮個潤肺滋陰甜湯,踏出防護第一步

李美怡 Cathy Lee
走肉廚房

  「如果在地上或是樹幹上,看見這片綠綠的東西,就是說這裏的空氣不錯。」爸爸當年在太平山上,指著樹上那一塊塊圓形綠色小地毯,向著捧著冰凍汽水的我說道。那綠色的東西,其實是地衣,由各種真菌和有顏色的藻類生物來保護起來,以抗衡強烈的陽光和外在的環境侵害,是地球上古老的複合生物體。不知道空氣跟它存在,有沒有直接關係,但爸爸那一句話,卻深入腦海裏。

 

  每每走過公園,爬上山,都會特別的留意它的踪影。一旦發現地衣,心裏喜歡萬分,總認為那地區的空氣份外清新。但是呢,空氣是真的有變得清新乾淨嗎?2015年,全球一共195個國家因應氣候變化,簽訂了「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承諾努力在未來的日子裏,積極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努力控制平均氣溫升幅。可是,3年過去了,大部份的國家仍然依靠煤碳來發電。2018年就有報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舊不斷的增加,較2017年增長了2%。

 

  空氣和水,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只要給我們清水和足夠的空氣,在極惡劣的災難環境,人還是可以生存下來。可是呢,空氣和水正因人類過度使用塑膠物料而不再乾淨清新。前一陣子,有研究指出,即使走到看來空氣清新的高山,取來的空氣樣本,也隱藏著微小塑膠粒子;就連海裏的魚兒們亦受連累,甚麼死掉的鯨魚肚子裏找出大量塑膠袋,相信大家都有聽過的吧!

 

  空氣質素每況愈下,而那些空氣污染物,正直接地影響了我們的身體,新聞就有說,跟空氣有關的病發率不斷增加。不單這樣,想一想,需要水和空氣的,不只是人類,還有其他生物。那些污染物威脅的是全球生物,當中包括作為我們糧食的農作物和畜牧海產等。現實一點說,既然吸入體內的,吃進肚子的,污染物正影響人類生活的每一環,我們怎麼可以不關心呢?

 

  當然,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實有賴各國政府,多作出一些措施,來減少不必要的污物排放,才能緩和空氣質素和全球暖化的。但畢竟,地球、國家和社會是大家的共同體,需要我們一同努力維護的。儘管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還是可以簡單地從生活入手:減少用塑膠和垃圾分類回收等。雖說這些已是老掉了大牙的事,但不要少看這點點滴滴的付出啊!簡單的一小步,累積起來,慢慢地就是一個時代的一大步了。大家一起努力吧!

 

  後記:白色食物據說有潤肺的作用,於是,找來了杏仁,加入同是白色的蓮子,配上膳食纖維豐富的芋頭和番薯。在秋分和寒露已過,烏煙瘴氣的日子裏,簡單地煮個潤肺滋陰的甜湯,在那一小步上,多加對身體健康有防護和脾益的一步吧!

 

CONTINUE READING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2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