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流感高峰】流感伴隨嘔吐發作!中醫:肝鬱犯脾,針灸可一併健脾、治流感

【流感高峰】流感伴隨嘔吐發作!中醫:肝鬱犯脾,針灸可一併健脾、治流感

譚莉英
美女中醫

  氣溫驟降,加上流感高峰期,相信很多朋友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防冷保溫,防止感冒的發生。這方面,在我們中醫角度來說,當然是強項啦!

 

  近日病友和朋友們紛紛詢問如何保溫防寒抗流感,Maggie便是其中一人。

 

  Maggie苦著臉説:「譚博,我近日真的累透了!大女兒才10歲,突然患上流感,給她餵點藥,怎料嘔吐不停,吃甚麼仙丹也無補於事,也被她嘔光光。人也開始出現缺水,猶如乾屍一般。照顧一個嘔吐病人已經忙到一頭煙,怎料連6歲的小女兒也被姐姐感染了,同樣流感加嘔吐,結果,我崩潰了!現在,連我也被波及,出現嘔吐不適。昨天開始見頭暈頭痛、睡眠欠佳、發冷發熱、聲沙咳嗽、鼻塞流鼻水,但是藥也服不了,皆因服甚麼,嘔甚麼!請問可以怎麼辦呢?同時想請問,何解流感會嘔得這麼嚴重?又,可以如何防止流感來襲呢?」

 

  我答:「從我們中醫角度來說,今次流感多見嘔吐和脾胃功能症,其主要原因如下:

 

  1.肝鬱犯脾。肝管轄情緒,若果有情緒不穩或長期壓力,便會波及鄰臟的脾胃。我們中醫古文也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意思是:知道肝臟功能低下,一定會波及脾臟,所以治療首要保住脾胃,否則,兩臟腑皆會觸礁。故此,若果素體有肝鬱、長期壓力或情緒不穩,脾胃功能必定受創。若果適逢遇上外感,首先會侵犯最弱的臟腑,就是脾胃。所以,若果流感同時出現脾胃功能症狀,我會考慮到是否有情緒不穩或精神壓力。

 

  脾胃功能受損了,服藥後嘔吐,論藥效,當然吸收不了。就算沒有嘔吐問題,單是脾胃功能不足,分解藥物和吸收藥性的功能也會變差,一樣難以將流感擊退。

 

  2.脾虛。脾臟除了管轄消化功能外,亦主管:肌肉和四肢。今年的氣溫驟然急降,很多時昨天還是短打上身,今天已是羽絨頸巾上身。從中醫角度來說,風寒來襲,由皮毛而入。若果風寒從四肢侵入人體,便會反過來波及脾胃功能,繼而出現流感和嘔吐症狀。

 

解決方法:

 

1.針灸。

 

  針刺:風池、風門和脾俞等穴,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一次,七次為一療程。便可以跨過脾胃功能,不用內服藥物去健脾胃、治流感。

 

2.預防流感,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防寒保健茶療(1人份量)

  材料:北芪3錢、白朮3錢、防風3錢、大棗2枚

  做法:將材料清洗乾淨後,與凍水同下鍋,水沸後轉慢火續煲40分鐘,便可以去渣,留湯,熱服。連服5天,以防風寒來襲擊之餘亦可強健脾胃。

  禁忌:已經感染了風寒者不宜。

  小孩、孕婦、老人家、大病、久病或長期病患者,建議服用前先諮詢合資格的註冊中醫。

 

保健作息:

 

  身體有些重要穴位或位置要加強保溫,免受風寒來襲。

 

  包括:

 

  1.頭頂百會穴(建議可以戴帽)

  2.頸項後的風門穴和枕骨兩側的風池穴(可以戴上頸巾保溫)

  3.腰背的命門穴(可以放暖貼,切勿穿露腰裝束啦)

  4.雙膝關節的內外膝眼穴(記住穿上長褲或厚絲襪,避免膝關節著涼)

  5.足底的湧泉穴(記得穿著襪子啦)

  6.小腹,肚臍下三吋的關元穴(可以放暖貼或朿衣,切勿穿露臍裝啦)

  7.胸口正中的膻中穴(靜靜地貼上暖貼吧)」

 

  Maggie聽後大喜,並道:「今次有救啦!」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