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疫症惹禍】長戴口罩「焗」到皮膚爆瘡、過敏?從選擇護膚品、口罩著手

【疫症惹禍】長戴口罩「焗」到皮膚爆瘡、過敏?從選擇護膚品、口罩著手

陳湧
健康「膚」識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愈來愈多本地感染個案出現,香港人人長時間戴口罩抗疫,減少社交接觸。大家日常話題離不開家中口罩數目及哪裏有口罩賣,但於這個一罩難求的期間,有口罩用已經十分幸運,但長時間戴口罩亦需注意皮膚護理,避免出現皮膚問題,這樣才令大家戴得舒服,繼續保護自己及身邊人士。

 

  長期戴上口罩會令面部濕氣、温度及油脂分泌增加,令皮膚又濕又焗,容易令暗瘡及玫瑰痤瘡患者情況惡化。近日有不少之前病情穩定的病人,因「爆瘡」及面部發紅發熱求診而需要加強治療,甚至有病人一邊戴口罩,一邊需要持續用手提小風扇吹面幫助降温。要預防這些問題,戴上口罩可減少使用粉底,及應選用質地清爽、不含油腻成分的皮膚護理產品,以減低毛孔閉塞及面部血管擴張風險。

 

  坊間有不少口罩款式,如果一般情況下,不必使用保護效果較佳但透氣較差的類型(如N95),避免令皮膚太焗。另外這類口罩物料較硬較尖可令皮膚受傷,皮膚敏感患者病情可能更易復發,建議可多用清爽潤膚膏,如情況、資源許可下應選用合乎自己面形款式的口罩。

 

  另外,如遇外科口罩內層變得太濕,不但防護效能下降,亦加劇皮膚問題。有病人懷疑用差劣口罩較長時間,「搞到好似成口毛」,這時應盡早替換口罩,減低出現皮膚問題風險。大眾一起注意個人環境衞生,公眾地方戴口罩、勤洗手,定可有助控制疫情。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