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消委會報告】6款消毒酒精驗出甲醇!過半樣本濃度不足!你用的一款有問題嗎?

【消委會報告】6款消毒酒精驗出甲醇!過半樣本濃度不足!你用的一款有問題嗎?

健康大晒

  雖然現時的防疫用品供應比起疫情爆發初期穩定得多,但市面上產品質素參差不齊,隨時購入有害產品而不自知!消委會上月中從本地藥房購買24款消毒酒精,進行酒精成分及容量測試,發現6款產品含有甲醇,攝取過量有機會導致人體中毒;另有逾8成樣本的酒精濃度或實際容量比聲稱低。消委會建議市民避免購買不明來歷及成分不詳的消毒酒精,並向信譽良好的商戶及品牌購買產品。

 

  消委會上月中從全港六區藥房(荃灣、沙田、觀塘、旺角、北角和銅鑼灣)購買24款消毒酒精作測試,每支價錢介乎$9至$98,每毫升從$0.04至$0.5,價格相差逾12倍。

 

25%樣本驗出有毒甲醇

 

左至右:小野田消毒酒精Rubbing Alcohol 75%($16/100mL)、

Toppa消毒酒精Rubbing Alcohol 75%($25/50mL)、

浮來春75%酒精消毒液($25/500mL)、

SONYAU 75% External Spray Compound alcohol disinfectant($25/120mL)、

護安身消毒火酒75%($30/450mL)、

免洗手酒精消毒噴霧75%($40/100mL)

(消委會影片截圖)

 

  測試發現,24款樣本中有6款檢出微量甲醇,濃度由0.007%至0.0336%。消委會指,甲醇屬有毒性有機溶劑,可導致中毒、中樞神經系統症狀、代謝性酸中毒,長期攝取更可能導致失明和腎衰竭。按照世衛的毒性數據所示,甲醇的安全攝入量約為每日0.5毫升/公斤;即一個70公斤重的成年人一天不應該吸入或飲用超過35毫克的甲醇。若以測試中甲醇含量最高樣本計算,即約104毫升酒精才會超出安全水平。雖然是次樣本中的甲醇濃度不高,不會引起急性中毒,但當使用這些酒精消毒傷口,甲醇有機會直接進入血液,或經皮膚或呼吸進入身體,長期使用有機會導致慢性中毒;而現時亦有市民用酒精清潔家居或自製搓手液,都有機會增加吸入酒精的機會和分量。

 

6款驗出甲醇產品

 

75%樣本酒精濃度低於標示

 

  根據世衛指引,消毒液的酒精濃度需達60%至80%才能有效殺死細菌及病毒;然而是次測試中,22款標示為75%酒精濃度的樣本,有16款的乙醇和異丙醇舍量低於75%,當中3款甚至低於70%,在荃灣南洋中西藥房購得的樣本只得最低的62%酒精濃度,僅僅高於世衛指引。

 

實際酒精濃度低於70%產品

 

近7成樣本實際容量不足

 

  23款有標示容量的樣本中,16款與聲稱不符,當中3款產品相差10%以上,而差異最大的是從旺角一間藥房購得的Toppa消毒酒精,實際容量比標示的少21.2%,消委會指已將相關產品資料轉交海關跟進。

 

選錯塑膠瓶有機會被酒精溶解

 

  市民在揀選消毒酒精時,除了要留意酒精濃度,還要留意盛載酒精的塑膠瓶分類,因酒精屬有機溶液,有機會溶解塑膠!大家在購買時留意塑膠瓶底部以箭咀組成的三角標誌,只有標示著「2」(HDPE)及「5」(PP)的容器適合儲存酒精,而「1」號(PET/PETE)則屬次選,因其質地較薄,易被酒精溶解,令酒精帶有塑膠味。而「3」(PVC)、「4」(LDPE)、「6」(PS)和「7」(Others)均不適合,有機會遭酒精溶解而釋出有害物質。

 

  究竟消毒酒精點揀法?一睇消委會這幅圖即學識:

 

  1. 酒精有效濃度(乙醇/ 異丙醇)要有60%至80%。

  2. 最好揀標示品牌和生產商資料、生產和有效日期的產品。

  3. 看看瓶底標記,選2、5,代表瓶身物料適合載酒精。

 

消委會製圖教市民精明揀選消毒酒精產品。

(消委會提供)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