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春天食筍】竹筍唔係人人啱?中醫:屬寒涼發物,亂食隨時引發哮喘、皮膚問題

【春天食筍】竹筍唔係人人啱?中醫:屬寒涼發物,亂食隨時引發哮喘、皮膚問題

健康解「迷」

  俗語說「一日食筍,三日清腸」,竹筍被譽為春之菜王,既低脂又高纖。不過,坊間亦有指筍「很毒」,有中醫師表示,竹筍性微寒偏涼,屬發物,並非人人適合食用。亂食隨時可致哮喘、寒濕引起的皮膚問題。

 

  竹筍的性味微甘而寒,入肺、胃經,有清熱化痰、利尿止渴、爽胃潤腸、解毒透疹的作用。適用於熱毒痰火內盛,胃熱嘈雜,口乾便秘,咳嗽痰多,食積不化,疹發不暢,脘腹脹滿等。據古書記載,筍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可久食;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由此可見,常吃竹筍,對胃熱嘈雜、肺熱咳嗽有防治作用。

 

易誘發哮喘皮膚問題

 

中醫廖穎琪

 

  中醫養生強調不時不食,竹筍以春季和冬季最受歡迎。其中,春筍盛產於立春後,口感爽脆鮮甜。元培醫館註冊中醫師廖穎琪稱,春筍或冬筍的營養價值一樣豐富,纖維高、脂肪低,可清熱化痰及潤腸通便。惟竹筍本身是寒性發物,她指不少香港人常開冷氣,又少曬太陽,加上常吃生冷食物、凍飲,體質因而偏寒。受飲食作息影響,體內易有伏邪,「即是未足以發病,但滯留體內的邪氣」。當寒性伏邪遇上寒性發物,兩者便會產生加乘作用,「如本身有哮喘、寒濕引起的皮膚問題,食筍後便很易發出來」。

 

忌同吃生冷食物凍飲

 

  她提醒,產後婦女、女性月經期間、體質寒涼的女性,或老人腸胃功能較弱者,均不宜多吃竹筍;就算體質強健,食竹筍時亦忌同時食生冷食物、凍飲,以免將寒邪發大,容易得病。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View comment ...View 1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