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信與不信

信與不信

石鏡泉、吳國雄
健康快車

  有外媒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負責新冠疫苗政策的官員去年懷疑受錯誤數據影響,授權為6個月或以上大的嬰幼兒接種新冠疫苗。關心嬰幼子女健康的父母,謹慎防疫之餘,還須看看,自行判斷。

 

  美國網媒《Zero Hedge》近日引述英文版《大紀元時報》的報道指出,從近日曝光的電郵內容知道,CDC的官員已曾為錯誤引用研究數據而向學者致歉,但他們自去年中發現錯誤以來,卻一直沒有為發布了虛假數據向公眾解釋或道歉。

 

(iStock圖片)

 

當粗疏遇上倉卒

 

  事情是這樣的:英國牛津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Seth Flaxman及其團隊去年5月發表了一篇論文,結論是疫情期間,新冠病毒病已成為1至5歲兒童的第5大死因。不過,這篇論文當時未經同行的專業評審,但其中錯誤的數據卻於去年6月中,在CDC討論疫苗政策的兩次會議上、3個報告中被CDC官員引用。「巧合」的是,同月17日,藥廠輝瑞和莫德納供6個月或以上嬰幼兒注射的新冠疫苗,獲美國政府批准使用。

 

  根據報道,相信最少有6名CDC的官員,包括CDC總裁Rochelle Walensky很可能已受錯誤資訊誤導。她在去年6月的會議及新聞發布會上,在游說為5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疫苗,或向父母宣傳、呼籲時,便引述了這篇論文的數據。她說:「統計數據表明,對兒童來說,這並不是小病。」

 

  Walensky在某次簡報會上曾指出,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期間,新冠病毒是19歲以下,每個年齡組別兒童頭5大死因之一,並提及研究數字:「統計數據表明,對兒童來說,這並不是小病。」

 

(iStock圖片)

 

  CDC另一些官員則在與疫苗諮詢小組(ACIP)、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提供疫苗建議的專家討論時,曾引述錯誤的數據;負責地方公共衞生的官員,包括美國緬因州CDC總裁Nirav Shah等,也讓CDC虛擬會議中的資料,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傳播兒童需要接種疫苗的訊息。

 

1,433 Vs 1,088人

 

  搞出軒然大波,那份研究的數據究竟錯了甚麼 ? Flaxman的數據乃源自CDC的美國國家衞生統計中心,它把由新冠病毒病致死的原因分為「潛在或根本死因」和「促成的根本死因」,而研究指0至19歲的年齡層中,至少有1,433人死於新冠病毒病,但實際為1,088人,相差345人。此外,在數據計算及對照方面,同樣被指推高了新冠病毒病致死的排名,更莫說研究期間之短,以及死因判斷的準確性等疑慮。

 

  近日曝光的電郵內容顯示,早於去年6月底,當Flaxman知悉論文有錯後,便已通知CDC的官員,並附上更新版本。令人奇怪的是,逾半年過去,CDC並沒有就涉嫌刻意誇大數據,向公眾澄清、解釋或道歉。

 

  CDC曾回應傳媒查詢,指ACIP提出建議前,會參考大量數據,並指在那篇論文之外,絕大部分數據都支持新冠病毒病是幼兒嚴重疾病和死亡的原因,而新冠疫苗是預防這種情況的重要方法。

 

  數據騙不騙人,全看你「做」數的方法。筆者不會盡信數字,也不會盡信一些有可能偏幫藥廠的研究報告,乃至官員,更不必說邪教媒體《大紀元》了。那麼還有甚麼是可信的 ? 筆者對新冠、對疫苗認識尚少,只能提出關注,畢竟守護好嬰幼子女健康,終究是父母的天職。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