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來

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

竹鑊鏟用足3年鏟頭消失+變黑!消委會比拼膠、木、竹3大材質優劣!邊種受熱兼不易刮花塗層?

竹鑊鏟用足3年鏟頭消失+變黑!消委會比拼膠、木、竹3大材質優劣!邊種受熱兼不易刮花塗層?

健康解「迷」

  家中的廚具要定期更換。近日有日本網民貼出使用了3年的竹鑊鏟,可見其鏟頭部分已「消失」,而且嚴重發黑,事主打趣形容「感謝它炒熟了幾千顆洋蔥」,有網民笑言已將鑊鏟「食落肚」。

 

  貼出照片的網民來自日本咖喱店「根津カレー ラッキー」,指餐廳的竹鑊鏟在使用3年後變得面目全非,與旁邊全新的竹鑊鏟對比,使用3年後的竹鑊鏟不僅全支變黑,鏟頭部分更「消失」,又打趣表示:

 

  「感謝它炒熟了幾千顆洋蔥,謝謝你。」

 

  網民亦紛紛留言回應,笑言這或是餐廳煮咖喱的「秘方」,「已經全部食落肚」、「這才是美味的秘訣」、「用精心器皿炒的洋蔥咖喱一定很好吃」、「這是秘密配方」、「我父母也有一個這樣的鑊鏟」。

 

膠、木、竹鑊鏟優劣比併

 

  除了膠鑊鏟,市面上還有多款材質的鑊鏟,消委會指各類鑊鏟各有優缺點,其中木鑊鏟和竹鑊鏟優勢在於不易刮花易潔鑊塗層,也較適合在加熱過程中長時間攪拌食物,然而容易發霉受潮問題使其較難保養。

 

膠鑊鏟

優點:

  • 鏟頭較薄
  • 不易刮花易潔塗層

缺點 :

  • 高溫下易釋過量雜質、熱熔變形

鑊鏟和竹鑊鏟

優點:

  • 輕巧環保
  • 不易刮花易潔塗層

缺點 :

  • 鏟頭較厚
  • 冷縮熱脹下易裂開
  • 潮濕天氣下易發霉受潮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

 

  【膠鑊鏟】:鏟頭薄但高溫易釋雜質

 

  消委會指膠鑊鏟輕巧、鏟頭較薄,價格較平,也不易刮花易潔塗層。不過,由於膠鑊鏟在高溫下或會釋出過量雜質,故使用時應避免長時間接觸熱油、酸性或含酒精食物,或避免放置於煮食器皿內與食物一同加熱,以免鑊鏟熱溶變形、損壞和老化。

 

  【木、竹鑊鏟】:輕巧環保但容易發霉受潮

 

  木鑊鏟和竹鑊鏟由天然物料製成,比膠鑊鏟更環保,且重量輕巧,鏟頭可製成不鋒利的邊角,亦不易刮花易潔鑊塗層。雖然木鑊鏟和竹鑊鏟適用於烹煮油炸食物或在加熱過程中長時間攪拌食物,但若鏟頭時常接觸熱油,在冷縮熱脹下容易裂開,裂開位置若沾上食物也較難清洗。

 

  此外,木鑊鏟和竹鑊鏟的鏟頭一般比膠鑊鏟厚,手柄較直和硬實,用起來未必夠靈活,若長時間接觸有色食物或醬汁更可導致變色。消委會提醒,木鑊鏟和竹鑊鏟吸水後較難晾乾,使用後應抹乾並放在乾爽位置,以免在潮濕天氣下發霉受潮。

 

膠鑊鏟1分鐘內熱熔變形

 

  不少網民擔心木和竹鑊鏟有潛在食安問題,不過即使使用膠鑊鏟同樣要注意,消委會早前測試17款12元至99元的中式膠鑊鏟,其標示耐熱或最高可用溫度由180°C至260°C。

 

  測試人員將鏟頭浸入油溫200°C的花生油中15分鐘,取出及冷卻4小時,結果「JMJ」鏟頭浸入熱油後1分鐘內已熱熔變形;「Gastro Max」及「Suncraft」尼龍中式鑊鏟則於測試後出現輕微變形,但仍可使用。「意美廚」的物料測試後出現起泡,「Daiso」於測試後鏟頭物料則輕微變色。

 

食用安全|竹鑊鏟用3年鏟頭消失全支變黑 網民:已經全部食落肚【拆解竹鑊鏟5大優缺點】

 

總評(最高為5星)最高分的4款膠鑊鏟


1.

牌子 - IKEA

型號 - 365 + HJALTE 鑊鏟

價錢 :$24.9

總評:4星半

2.

牌子 - Fcaekelmann

型號 - 尼龍中式鏟

價錢 :$39.9

總評:4星半

3.

牌子 - Suncraft Bonchette

型號 - 中式尼龍膠鑊鏟

價錢 :$65

總評:4星半

4.

牌子 - Stoha

型號 - 尼龍中式鑊鏟

價錢 :$59

總評:4星半

資料來源:消費者委員會

 

*資料源自2020年11月消委會報告,產品售價及品質或有變更

Add a comment ...Add a comment ...

Comment

暫無回應

最新
人氣
etnet TV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透視
生活
DIVA
健康好人生